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imatinib

时间:2023-12-29 18:36:34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伊马替尼副作用较少且可控制

伊马替尼于2001年5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同年11月在欧洲上市,并于2002年4月在中国上市。其对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革命性的治疗效果,能使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85%~90%,而在伊马替尼之前,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只有3-6年,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进入体内,不仅会杀伤肿瘤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例如肿瘤的传统化疗会引起脱发等副作用,就是正常组织受损的表现。而伊马替尼靶向治疗则像“长了眼睛”一样,当药物进入到体内就能够直接找到有问题的部位,发挥其药理作用。

安全性方面,相对于干扰素疗法副作用大幅降低。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和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但其毒副作用主要见于上市前的临床研究。该药毒副作用的影响因素、持续时间和相关处理少见报道。

不管是伊马替尼 每天口服400mg 及 800mg,单药或联合干扰素治疗,副作用虽较为常见,但均为轻度且是可以控制的。

伊马替尼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伊马替尼,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大多数指南推荐伊马替尼能使患者获益,且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比于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帕纳替尼,有研究表明,试验的早期终止以及较小的可评估样本数并不能充分解释帕纳替尼疗效优于伊马替尼,但是试验表明该药的确导致了更高的血管闭塞事件发生率,而伊马替尼未出现此不良反应。该研究的初始数据表明,伊马替尼相比于帕纳替尼,不容易引起动脉闭塞等不良反应。

极少有伊马替尼在临床产生耐药的报道,关于伊马替尼耐药的发生,初始耐药(从开始治疗即无效)和继发耐药的区别是在整个伊马替尼的进程中显示无效,酪氨酸激酶在疾病进程中增加,即为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在治疗的患者中产生耐药的发生率很低,基本都是没有按照要求服药造成的。因此,治疗应尽早开始,同时应严格按剂量要求服用。

伊马替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无新的不良事件发生

伊马替尼(Imatinib)是一种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包括白血病在内的某些血液细胞型癌症。经十年临床经验证实,总体耐受性良好。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支持治疗即可缓解。不良反应多在治疗前两年出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无新的不良事件发生。

这种药物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它只针对癌细胞,因此,副作用比其他化疗制剂少很多。研究者对一项纳入 1501 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 2 期临床试验的 10 年随访数据进行前瞻性回顾分析发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10 年安全有效。该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6.5 年,部分患者随访时间长达 11.5 年。10 年生存率为 84%,10 年无进展生存率为 81%。较高的深层次分子学缓解率提示多数患者均符合伊马替尼停药试验要求。因此,10多年后,对于多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伊马替尼仍是一种较好的起始治疗选择。

严重不良反应可减量或暂停治疗,缓解后应逐渐恢复用药。不合理的药物减量或中断治疗会导致疾病进展。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