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77 155mm榴弹炮的存在,意味着炮兵革命的大幕正在拉开:利用数字化网络打击节点,模块化整编中的美军野战炮兵展现出难以置信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柔韧性。
伊拉克战场上得出的经验表明,美军司令部低估了部队对各种支援火力的需求,同时高估了空中支援部队的能力。在城市作战中,特别是像101空降师及82空降师这样的轻装部队,需要强大的近距离地面火力支援,用来对付藏身在坚固作战工事及建筑物中的伊拉克人。这时,最为有效与便捷的方法便是请求炮兵火力支援,然而,当时美军实际面临的情况是,身躯庞大的M109A6在城市战中几乎难以部署,而需要重型直升机或是中型卡车才能实施机动的M198与轻装部队的火力伴随性同样不佳,这使作战部队在遭遇敌强大火力时,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空中支援的话,除了手中的M4步枪,唯一能依靠的只剩下60mm和81mm迫击炮……美国士兵因此吃够了苦头。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被拖延了近10年的XM777项目终于走上了快车道。2003年11月21日,XM777项目正式宣布定型为M777 (在此之前,部分XM777E1样炮在伊拉克战场上进行了实战测试),并从2004年1月起,开始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陆用,用于全面取代老旧的M198 155mm牵引式榴弹炮。
M777系列榴弹炮最大特点是重量轻,它要比各国陆军现役的牵引式155mm榴弹炮轻一半,但是威力依然不减,炮弹初速为827米/秒。如发射无助力普通炮弹,最大射程可达24.7公里;使用火箭助推炮弹最大射程超过30公里。火炮密集射击时射速为每分钟5发,连续射击时每分钟2发
XM777155mm超轻型榴弹炮结构分解图
M777牵引榴弹炮是世界上第一种在设计中大规模采用钛和铝合金材料的火炮系统,从而使得该野战火炮的重量是常规155毫米火炮重量的一半。该炮重量低于4.22吨,是世界上最轻的155毫米榴弹炮。
作为轻型步兵师、空中机动师以及海军陆战队等轻装快速反应部队近距作战的主要装备,M777在设计上吸收了大量L118/119 105mm超轻型榴弹炮的特点(甚至是完整的部件,如与M119完全相同的瞄准具,即M198 155mm火炮的周视瞄准镜和M40 106mm无后坐炮的直接瞄准镜),但同时又有所创新,按其研制方英国皇家兵工厂(在M777A1定型时,英国皇家兵工厂与其控股公司维克斯造船与工程有限公司已经全部合并进了英国宇航BAE)的评价是“与其说是榴弹炮,不如说更像有后坐的迫击炮”,而且由于大量使用钛合金材料,这使其技术水准达到了航空技术级别。
由直升机吊运的M777 155mm榴弹炮
M777系列榴弹炮凭借着同口径火炮中最轻体量和适中的射程成为快速反应部队与山地部队的支援火力利器。
具体来说,首先为了满足火力和射程上的高标准需求,并且兼容符合两次北约弹道谅解协议标准的大部分现有155mm弹药, M777的M776式炮身由美国 M109A6 155mm 自行榴弹炮的M284炮身改进而成,炮身全重1900kg。与 M284炮身相比,M776炮身内弹道性能不变,只在其外部结构作了一定尺度的改进。如牵引环与炮口制退器结合为一体,置于炮口制退器下部;身管中间有较长一段平直部分,以便身管沿着摇架前端支承面滑行;炮身可90°转动,以便炮闩向上开闩;炮闩也作了改进,但保留了原来的底火人工装填装置。
M777榴弹炮虽然优点众多,但由于过多的采用了钛合金部件,导致其价格也不菲,即便不包括数字化系统,每门炮本身的造价也达到了约70万美元,相当于M198榴弹炮的1.5倍
摇架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L118,摇架由四个外伸的钛合金管组成,耳轴和两个铝制氮气筒都装在它的后部,4个主要筒式压力容器既是平衡机的一部分,又可作为反后坐装置的一部分。液体气压式平衡机筒和制退机筒都装在摇架的套筒内,与摇架结合为一体。该结构既可作炮身的滑轨又可完成后坐制动及复进节制两种功能(摇架的四个管式组件都是按高压容器的要求制造的,因此它既可以作为摇架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可作为平衡机和反后坐装置的一部分,具有缓冲后坐和控制复进的功能),制退与复进贮能装置位于摇架上部。输弹机的结构大体照搬了FH70 155mm 榴弹炮的输弹机研制而成,最大射速4发/分钟,至少可达5发/分钟的急速射和2发/分钟的持续射速。
M777系列榴弹炮正在取代美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服役的老式M198榴弹炮。M777榴弹炮比M198榴弹炮轻很多,可输送性与机动性得到增强,在弹药性能与射程方面,仍可保持与M198一致
M777起落部分重心离耳轴前很远,由火炮的两个前稳定支架(前伸大架)支撑,因而可减小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翻转力矩,提高射击稳定性(尽管火炮重量很轻,但当采用强装药(北约 8 号装药)进行小射角射击时,仍能保证具有足够的射击稳定性)。各前稳定支架由两部分绞接而成,可横向折叠,以缩短火炮行军或吊运状态长。至于该炮炮架则采用了开脚式大架,没有座盘。为了使翻转力矩保持最小,并有利于后坐力直接传至地面,炮耳轴离地高度不超过650mm。两个大架较短,在火炮处于行军或吊运状态时,将大架垂直向上折起。后驻锄用液压制动缓冲装置固定,安装在大架尾部,以吸收射击时的作用力。两个炮车轮与液压悬挂装置一起装在前稳定支架上。战斗状态时,炮车轮向上翻转固定在前稳定支架上部。悬挂装置配有手动泵液压制动器,用于火炮行军战斗转换时升降炮架或战斗中调转火炮,改变火炮射向。炮长和瞄准手战位位于炮尾左侧,配有高低机和方向机手轮。高低传动采用行星式滚珠丝杆,方向机采用摆线传动装置。当炮车轮向下方锁定发射时,方向射界最大为左右各 19°。
有意思的是,M777的设计中,为了最在限度的减轻重量,提高可部署性,除了吸收L118的结构之外,还参考了苏制火炮的部分结构,比如火炮由炮口牵引就是一例:牵引时牵引环承受的压力约为140kg。虽然战斗全重比L118/119 105mm超轻型榴弹炮超出近一倍,但M777A1的战斗全重仅是火力性能相当的常规155/152mm榴弹炮的一半,这使其战略和战术可部署性能与L118基本上相当。
具体来说,M777可以利用美军和北约盟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地面和空中机动载具实施灵活的战场机动:在地面上,既可用美国陆军标准的M809/939 5吨卡车牵引,也可用 Esarco (6×6)或 Stonefield(6×4)2吨小型高机动车牵引;而在空中,则既可用UH60系列或美洲豹系列直升机吊运,当然也可以由CH47 系列重型直升机吊动,必要时,甚至可将火炮分解成起落部分(约2600kg)和炮架(约1200kg)两大部分,然后分别由UH-1级别的轻型直升机吊运,极大的拓展了机动载具的选择范围。
M777A1改进重点在于初级版牵引炮数字化(TAD)“Block I”(第一单元)软件,整套软件系统包括配备车载导航系统,以及与火力指挥中心(FDC)相连的数字通讯系统和武器自动瞄准系统,并与“阿法兹”(AFATDS)炮兵火控系统进行数字化集成,以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提供联合网络化的火力
M777性能参数
质量:4086kg或更轻
行军/战斗转换时间:2~3min
战斗/行军转换时间:1~2min
炮组成员:8人
最大射程:30~40km(火箭增程弹)
理论射速:5发/分
射击精度:10米以内
地面机动:现役5t卡车、中型战术车族、MTVR
空中机动:MV-22飞机,CH53D/E和CH47D直升机,C-130“大力神”运输机,C-17“环球空中霸王Ⅲ”运输机
弹药:可发射所有列装及在研的155mm弹药,M982“神剑”制导炮弹。
数字式火控系统:自主定位与瞄准;车上射击诸元计算;数字与话音通信;自带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