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721矿

时间:2023-12-31 18:11:01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721矿,位于江西抚州乐安大山深处,巅峰时期在职员工竟然达到了3万之众,再加上家属人员,这里曾经生活了5万多人。这里有学校,有医院,有舞厅,有影院。在2003年开始搬迁,2007年后几乎是一座空城。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铀矿石开采基地。先看一组照片:

邹家山食堂、莲塘小卖部

水冶厂

15#矿井
7#斜井

地勘队食堂

莲塘学校东门

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这样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他们把青春献给了这里,这里留下了他们一辈子的记忆。

说起721矿,不得不说说中国核工业的历史。

中国核工业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核武器的威胁。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了地质学家李四光、钱三强和刘杰关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现状等问题的汇报讲解,会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我们自己的原子弹,中国的核工业正式拉开了帷幕。

然而,就当年的条件,我们不仅缺人才、缺技术,还缺原料。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是铀。所以,寻找和开发铀矿就成了当时最紧迫的任务。于是,一批批地质专家开始奔赴一线,拉开了全国找矿的大幕。

抚州乐安发现大型铀矿

1957年8月6日,抚州市乐安县相山地区的一个山头,探测到异常强烈的伽马射线,不到半年时间,地质人员在当地找到了一个深藏地下的铀资源“聚宝盆”,于是中央决定一边勘探,一边建矿。

秘密筹建721矿

随后全国各地的矿业工作者纷纷向相山挺进。1958年12月,721矿宣告成立。721矿名字最初用过“421矿”、“江西1矿”,1964年正式定名为“721矿”。

721矿在当时属于高度保密单位。因此当年建矿时,很多居民都不知道当地建有一个如此大的单位,甚至很多721矿的职工刚到矿区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因为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与外界通信也只能使用代号78号信箱和201号信箱。

我国第一所铀矿地质学校

抚州乐安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铀都”,当时为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山西太原地质专科学校专门于1959年1月迁至抚州,成立了“抚州地质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为“华东地质学院”,2002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7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

我国第一条铀矿铁路

721矿建矿初期,人员和物资运输频繁,为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196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矿区开始修建我国第一条铀矿铁路专线——向乐线(南昌向塘至乐安),其终点站便是位于721矿区内的江边村站。

1965年3月,向乐线正式建成,全长123公里,纵贯乐安、崇仁、丰城、南昌,成为赣东地区连接外界的交通要道。也大大加快了721矿建设的速度,该条铁路被称为我国第一条铀矿铁路。
矿区有“小香港”之称

随着矿山建设的全面展开,矿区人员骤增,矿区相继成立了公溪矿区食品公司、幼儿园、莲塘小学、古城中学、新居中学、电影院、医院、邮局、篮球场……

1977-1983年是721矿的鼎盛时期,来自祖国各地的矿区人员达到几万人,其中来自四川、河南、福建的退伍军人是矿区的主力军。那时候每天下班以后,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俨然一个繁华的城市,当时便有“小香港”之称。

莲塘菜市场

莲塘医院

山南家属楼

莲塘到山南经过“黑风口”

80年代的湖港家属村

2006年721矿实拍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