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汇金融《全球各类货币属性解析》一文中,我们提到了多种货币属性,其中就包括欧系货币。正如文章里介绍,欧系货币就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欧洲国家所发行的货币,欧系货币的整体市场焦点在欧洲政治经济局势。由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加入了欧元区,欧元也成为了欧系货币中比例最大的货币,此外存在感最强的就是英镑和瑞士法郎了。
去年,受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影响,外汇市场一片狼藉,英镑更是惨不忍睹。欧元的受创程度虽不如英镑,但Brexit的影响所持续的时间明显不会那么短。今年3月28日,英国首相Theresa May 正式签署信件,启动了里斯本条约第50款,从此这场脱欧大戏才算正式开演,并将持续一年多。此外,欧洲也将子啊2017年迎来大选年,德国、法国、荷兰等国传统政党都将迎来换届选举。这三个国家占欧盟经济总量的56%,同时也属于欧盟最初的6个成员国的三个。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政治格局笼罩在欧元区,欧洲的政治、经济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
除欧元与英镑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瑞士法郎了(以下简称瑞郎),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在瑞士,瑞士的银行实行极其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这里的银行可以被看作是全球最令人信赖的银行,因为它本身的保密制度任何人都无法干涉,在保护客户隐私方面做得十分到位。储户只需在第一次存款时提供真实姓名,之后便把户头编上代码,不再出现真实姓名。此外,永久中立国的特点也让那些存在这里的钱财排除了在战争中被毁,或受政治影响被冻结等风险,因而被大家视为最安全的地方。
不过,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一直都备受欧盟以及美国等国家的质疑。2014年,由于全球金融体系愈加复杂,金融监管日益严苛,瑞士长达数百年历史的保护私人账户隐私的传统遭到严峻挑战,开始逐渐松动,
2017年1月,由包括瑞士在内的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中国、巴西、新加坡等47个国家签署的《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国际公约》正式生效,意味着瑞士从即日起将遵守国际税收标准。这严重动摇了瑞士作为避税天堂的地位,对瑞士法郎的避险属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2015年震惊全球金融市场的瑞郎事件重创了瑞士央行的信誉,同时也对瑞郎的避险地位构成了威胁。
除了是欧系货币外,瑞郎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就是避险货币,同时也是低息货币,在市场上扮演套利交易融资货币的角色。谈到瑞郎成为避险货币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因为瑞士是国际上的永久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一个国际术语,其地位是可以转变的。永久中立不是孤立地存在,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国家与其发生紧密的联系,才有了永久中立国的存在。1815年,瑞士在维也纳会议签订了《巴黎和约》,与会各国一致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幸免于战争,其永久中立国地位得到巩固。冷战期间,瑞士也因为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得到了两大阵营的尊重。
另外,在历史上,瑞士宪法还曾规定每一瑞郎必须有40%的黄金储备,虽然已经失效,但是一般来说瑞郎和黄金还是会发生联系,呈现出金价上涨,瑞郎跟着上涨的情况。这也增强了瑞郎的避险属性。
瑞士经济在全球也是位于前列,其次,瑞士国际收支状况很好。一般认为,美元强势,但美国经济存在财政赤字预算挑战等问题,而瑞士有一个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欧洲许多公司都讲总部设在瑞士,医药、手表、精密仪器等利润都很好。不需要依赖外国资本为瑞士赤字融资,整个国家几乎无债务,这些因素让瑞士法郎成为了避险货币。因此一旦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瑞郎便成为了投资者的首要选择之一。即便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和欧元区经济体都一塌糊涂。瑞士国内经济仍较稳定,失业水平并未飙升。当然,也受了不小的冲击。
瑞士人口约800多万人,长期以来积累了良好信誉。正是在瑞士巴塞尔诞生了巴塞尔资本协议这个全球范围内通用的金融规则,国际清算银行也位于巴塞尔。瑞士法郎信誉日益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地位逐渐加强,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接下来我们看看,在历史上瑞郎如何发挥其避险货币的作用。
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当人们对美元充满疑窦的时候,瑞郎的价格上涨了7.07%;
随着第一、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瑞郎在接近80年代时已涨至逼近0.70 (本文一律以兑美金计)。
1985年前后,已实现浮动汇率的瑞郎陷入了几十年以来的最低点,1瑞郎兑换美元只有不到0.40。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瑞郎再次开始上扬。
1987年,“黑色星期一”出现,股市大崩盘,瑞郎逆市上行,一度窜到0.80。自此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直至89年东西德合并,瑞郎一直在0.60-0.70间振颤,没有再低下去。
自91年美国卷入海湾战争后,瑞郎再次发挥避险功能,而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其汇值多活跃在0.65-0.85美元之间。
90年代中期,巴林银行倒闭、亚洲金融风暴,又将瑞郎推上了更高点,已接近0.90。而瑞士也不失时机地将“保持央行的独立性”纳入宪法,为瑞郎赢得了更多的信任。
在谈论瑞郎时,就不得不提2015年的瑞郎黑天鹅事件。2015年1月15日,瑞士央行做出了一个对于外汇市场来说非常疯狂的举动 – 取消了自2011年9月以来一直维持着欧元兑瑞郎汇价1.20的下限,这个举动导致了市场出现了1970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大的震荡,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无异于火星撞地球般的冲击。
关于为什么取消欧元/瑞郎下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瑞士央行为了减轻瑞郎的升值压力,此前瑞士央行为了维护欧元/瑞郎的1.2000下限一直在买入欧元 计价的债券,给该央行的外汇储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彼时,欧洲央行正准备推出QE计划,因此瑞士方面可能要持续吸纳欧元从而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也就导致瑞士央行做出了这样“自私”的举动,但对于瑞士央行来说,无疑有了更大的政策空间。
也有观点认为,由于瑞士央行所实施的抑制性措施,瑞郎正在失去其作为避险货币的吸引力。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2017年是欧洲的政治、经济以及政策极其不确定的一年,而瑞士虽不属于欧盟,但其保持着与欧盟的合作关系,与欧盟签订了200多个协议,不过仍有着充足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因此,欧盟如今的现状,对于瑞士来说,有利也有弊,因为瑞士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其走势仍会受欧洲局势的影响,但考虑其历史表现,很有可能是利大于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