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酸豆

时间:2024-01-08 00:27:16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它源于一个人和一棵树——孙中山和酸豆树。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欢种树。1915年7月21日,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在指定地点举行植树节典礼,植下选好的树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这位中国近代史上倡导植树造林的伟人,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了将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作为植树节的决议。在广东省中山市的孙中山故居里,有一棵一百多年的酸豆树,它正是孙中山先生当年亲手栽下的。

这几年,我一次次去探访它,寒来暑往,看着它开花、结果,开花,又结果,看着它历尽秋冬又春夏。

说这株酸豆树之前,先看看它的身份证资料。酸豆树,植物志称之酸豆,豆科、酸豆属常绿乔木,因荚果带酸味而得名,又名酸角、罗望子、罗晃子、酸梅树等,孙中山故居挂名“酸子树”。酸豆的拉丁学名是Tamarindus indica,其属名Tamarindus来自阿拉伯语,那是当地对它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印度枣,种加词indica是“印度的”,指它的模式标本采自印度。酸豆原产热带非洲,后经苏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长非常适宜,以致人们误认为酸豆是印度土生土长的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的南部及海南、台湾,海拔不越过1400米的旱坡荒地、干热河谷、庭院四旁和滨海。

酸豆树还是海南省三亚市的市树。

距离中山市区东南方约17公里处的南朗镇翠亨村,一栋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红色楼房每年都会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就是孙中山故居。孙中山故居的围墙内东南角有一株树,树高12米,胸围270厘米,冠幅15米,这就是酸豆树。伟人与奇树,寓意深长。资料显示,1883年,年仅18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读书归来,带回了这株酸豆树的种子,并亲手将其种在自家的门前。1931年被台风刮倒,折其枝干,拔其须根,但主根吃地三尺,酸豆树再焕生机。主干数米处,陡然昂起,断枝生新芽,撑起一片绿荫,犹如一条巨龙枕地而卧。郭沫若先生1961年3月参观故居时曾赋诗一首:酸豆一株起卧龙,当年榕树已成空。阶前古井苔犹活,村外木棉花正红。早识陈胡怀二志,何期汪蒋叛三宗。

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

酸豆树,根发于泥土之中,生枝于天地之间,不断地向着天空发展,一年四季,冬去春来,或许几代王朝早已不在,但是当年的老树仍新发嫩芽。

而且,如今这棵酸角树树种已经漂洋过海,在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晚晴园)拥有了第三代。

第一次到孙中山故居参观应该是几十年的事了,一早就知道这株树及它的故事。可真正留意它,却是喜欢植物后的这几年。身边的酸豆树并不多,对它也不熟悉,记得前年去版纳之时,版纳植物园就很多酸豆树,满树的果实一直就印在脑海里,也终于把孙中山故居的酸豆树与它的植物特征联系在一起。今年年初,跟@贵华一起看它的时候,发现枝叶间也挂了果,果不大也不多,可也足够诱惑我的味蕾了。@贵华看我口馋的样子,贴心的他叫云南的朋友寄来了最新鲜的酸豆,包装虽标着“甜角”,可我还有用舌尖去证实它的味道。

拍了,吃了,可却还没见过它的花,于是,它的花开成了我这几个月最大的牵挂。平时一直不太相信植物志对植物花果期的描述,可这次为了它,那里面的“花期5-8月”几个字刻在我的心里。

靠近五月,我就迫不及待看它了,直到上周,枝叶间突现粉红色花苞,让我激动不已,掐指一算,估计这个周末应该开花了吧,为了它排上日程的今天却出现了剧情的反转。
今天下午,当我把所有事情办完,就等这个节目压轴之时,却发现,因为台风将至,孙中山故居提前关门谢客了,而且是刚刚……我只好悻悻地离开。在我开车离开之后,越想越不甘心,我怕错过了它,又得等一年了,车差不多到珠海边境了,我赶紧又掉头回去想办法——找人。可是,里面熟人给我的答复却让我失望:不让进,还说花也没开好。就在故居外面徘徊之时,一个不经意的抬头,竟然看见几株不熟悉的小乔木,而且满树的花,走前去看,居然就是一直挂念的酸豆的花。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关于酸豆的故事,我只是来自于孙中山故居。其实嘛,酸豆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据说早在清乾隆年间,随着当地甘蔗种植、榨糖业的兴起,人们把酸角去壳抽筋后放入盆内,拌上熬成的糖粥,冷却后即为酸角糖,由于制作简单,酸角糖迅速推广开来,成为当地传统美食。在我国,酸豆多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亚热带零污染地区,果实成熟后呈红棕色,肉质肥厚,味酸,是药食两用食材。

酸角果肉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2种婴幼儿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1、B2、C和矿质营养元素钙、磷、铁、硫、锰、镁、铜、钠、钾、锶、各种有机酸及含量较高的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等,尤其是钙的含量极为显著,号称“果中钙王”。

当然,酸豆酸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酸。它的枝、叶、花、果,无一不酸,食后多有回甜和清凉的感觉。据说在海南有人喜欢用熟透的酸豆荚煮海鱼,有人喜欢在煮制的蘑菇汤中丢进一把酸豆树新出的叶子。更有甚者是取新鲜的叶子或未成熟的果荚微煮后加入少许盐,也有加薄荷的,舂碾细碎后拌着吃。

当然,最好吃的是它的果实了,在三亚,经常把酸豆果作佐料来煮鱼汤,酸酸甜甜的,味道极其鲜美,既营养丰富,又很开胃。每逢夏季来临,三亚人都会把酸豆果的外皮剥去腌在坛罐里,待过些时日取出冲水喝,酸豆水酸里泛甜,味道极好。

酸豆是高大乔木,作为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常绿乔木,在常见于华南地区,它的树皮呈暗灰色,具有不规则纵裂。▼这是孙中山故居另一株后人种下的酸豆树。它的叶片暴露了它的豆科身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长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偏斜,即小叶基部两侧不对称。▼一个中午去拍它的时候,它的整株叶片处于闭合状态,难道它也怕热,或者是缺水的缘故?酸豆的花使得它具有了较鲜明的特点。花瓣黄色,杂以紫红色不规则条纹,萼片与花瓣非常相似,反折。实际上,它的花仅有3片花瓣发育,边缘波状且皱折,前面2片花瓣退化成鳞片状,不甚明显。

能育雄蕊3枚,长长的雌蕊微微弯曲,立于花朵中央。

酸豆的果实就特别另类了,它的体积较其它常见豆类大得多。棕褐色长圆形荚果,微微弯曲,常不规则溢缩形成一个个“小房间”隔开种子,末端还有一个尖尖的小尾巴。

▼剥开能看见它的肉了。▼ 这是它的种子,每个果荚里面种子3-14颗,褐色,有光泽。酸豆几乎浑身是宝,下面总结下它的用途:其树型优美,枝叶常绿,是一种理想的庭院观赏乔木。酸角果肉富含糖、醋酸、酒石酸、蚁酸、柠檬酸等成分,开胃助消化,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特别是含钙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可生食或熟用,或制作成各种调味酱、果酱等。果汁加糖水是很好的清凉饮料;种仁榨取的油可供食用。

果实入药,为清凉缓下剂,有驱风和抗坏血病之功效,食用酸豆还可减缓酒精、曼陀罗中毒;此外,叶、花、果实均含有一种酸性物质,与其他含有染料的花混合,可作染料。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乔木,高10-15(-25)米,胸径30-50(-90)厘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纵裂。小叶小,长圆形,长1.3-2.8厘米,宽5-9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凹,基部圆而偏斜,无毛。花黄色或杂以紫红色条纹,少数;总花梗和花梗被黄绿色短柔毛;小苞片2枚,长约1厘米,开花前紧包着花蕾;萼管长约7毫米,檐部裂片披针状长圆形,长约1.2厘米,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形,与萼裂片近等长,边缘波状,皱折;雄蕊长1.2-1.5厘米,近基部被柔毛,花丝分离部分长约7毫米,花药椭圆形,长2.5毫米;子房圆柱形,长约8毫米,微弯,被毛。

荚果圆柱状长圆形,肿胀,棕褐色,长5-14厘米,直或弯拱,常不规则地缢缩;种子3-14颗,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12-翌年5月。

中文正名 酸豆拉丁学名 Tamarindus indica Linn.别称 罗望子、酸角、酸子、印度枣、 泰国甜角、酸梅树、酸荚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目 蔷薇目亚目 蔷薇亚目科 豆科亚科 苏木亚科族 璎珞木族属 酸豆属种 酸豆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