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何任

时间:2024-01-08 02:21:46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何任--通方原是读书人 我和吕老认识至今,大约有四十年了。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当时是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又兼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委员。为了学习邻近各省办学和中医协会经验,曾到南京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当时由校长接待并有幸见到吕炳奎老(当时吕老是江苏省卫生厅厅长);此后,卫生部郭子化副部长来杭州我校时,我记得也见到过吕老。由于工作地方各异,较长时期我和吕老没有见面。
1959年为筹建浙江中医学院,我多次赴北京去卫生部,见到吕老。我为吕老坚持卫生工作方向和弘扬发展中医事业的精神深深感动,觉得遇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有高尚思想境界的、鞠躬尽瘁的、卓越的中医工作的领导人。接触多次以后,吕老总的给我诚恳、谦和、坦率、厚道的佳好印象。吕老的刚直不阿,自奉朴俭,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如坐春风。
十年动乱结束后,我重新担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在多次的中医界全国性活动中遇到吕老。如70年代昆明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会议;80年代初的第一次“中日《伤寒论》学术交流会”等。在那次学术交流会议上,我代表中国方面交流了题为《伤寒论的博涉知病、多证识脉、屡用达药》的学术报告。当时中国方面发言的还有任应秋老、刘渡舟老、金寿山老等三位。日本方面发言共五人。在这次会议前后吕老都给我们以鼓舞和支持。
80年代后期,闻说吕老身体欠佳,得了“历节”、“痛风”之疾,吕老就自己拟方得心应手地治愈了这场重病,以言教身教为中医界治疗急重症作出了榜样。听到这个消息,使我禁不住掉了热泪。吕老的这种大智大勇,高尚道德风范,怎不令人感动。
1983年我年逾花甲,退居二线,吕老馈我以法书留念。1987年以后,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我去北京看望吕老,吕老也退居二线,但还在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贡献,其情其境,扣人心弦。
吕炳奎老是有深厚的文学根基和精湛的中医功底的大方家,复为解放事业立过汗马功劳,既有丰富卓越的卫生工作领导才干和气魄,又是一位深深掌握中医学术精髓的耆宿名家。为庆祝吕炳奎老从医六十年,我借用前人的联句“济世风清医国手,通方原是读书人”,转赠,并祝吕老乐享遐龄,春秋不老。
(注:何任(1921--2012),浙江杭州人。1955年后,历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浙江分会会长。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临床长于内科、妇科病的治疗。喜用“金匮方”,对湿温急证以及胃脘痛、崩漏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2009年,被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对《金匮要略》的研究,颇见功力,著述甚丰。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第一人。)
注:本文原载于《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从医六十年文集》.1993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