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宁可抱香枝上老

时间:2024-01-08 05:05:10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

乍暖还寒的时节里,院落中燃着明亮的火堆,一对夫妇将一叠诗稿撕毁,扔入其中。老妇人喃喃自语道:“淑真啊,你安心去吧,下一世就投户好人家,不要伤风败俗,再作这些淫词艳曲了!”

这对夫妇口中尽作淫词艳曲的女子,便是宋代与李清照比肩的才女——朱淑真。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才思,使得朱淑真得以和李清照并称为宋代女性文学的双壁。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相传是大理学家朱熹的侄女。她生于钱塘江畔,也有人说她是浙中南宁人,江南的湖光山色,不仅滋润了淑真秀美的容颜,更是为她注入一丝灵性,使得她聪颖灵巧。

淑真的父亲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故而淑真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经史博通,能文能画,尤擅诗词,小小年纪,便有着才女之名。

江南山水的灵秀,女子心性的细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生活,让淑真不得不憧憬着此后夫妻恩爱相守,诗情画意的场面。

李清照的笔下,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而到了朱淑真笔下,则演绎成这样一份浪漫:

“初合双鬟学画眉,谓之心史书她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

郎万首诗。”

青葱岁月中,女儿家的心事,付与谁说?惟愿觅得一位知她懂她,怜她爱她的郎君,自此张敞画眉,举案相随,更是分付他万首诗。

诗中掩不住的女儿情态跃然而出,由中可以看出朱淑真对爱情流露出的纯真向往。

从朱淑真留下的诗中可以推测,少女时的她似乎有一位意中人,彼此两情相悦,心心相惜。

淑真提笔写道:

“门前春水碧如天,座上诗人逸似仙。白璧一双无玷缺,吹箫归去又无缘。”

春水碧如天,座上男子飘逸出尘、俊逸似仙,宛如那白璧一双,吹箫而去,这番邂逅令淑真感叹彼此无缘。

想来,这温润如玉吹箫而去的诗人,便是淑真的意中人了。既然与千万人中相逢,自是不愿就此错过,故而淑真与这位情郎还有过些许约会,相恋中的甜蜜与喜悦,都在她的笔下得到了充分印证: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归来懒傍妆台。”

这首《清平乐·夏日游湖》抒发了淑真的一腔热情。“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激情如火时,礼教约束,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仅需尽情去享受这片刻的温暖和幸福。淑真的直白大胆,难怪后来她的父母将她的诗词付之一炬,道学家们也诋之为“淫娃佚文女”、“有失妇德”。

然而词学家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淑真’的‘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这样情真意切之语,展现的,是淑真对封建道德礼规的不屑,是对爱情执着不懈的追求,是灵性的山水为她赋予的个性自由的大胆呈现。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对这份感情寄予的浓烈越大,对比朱淑真此后的境遇,内心的苦痛自然更为深刻。

淑真的乖戾大胆,自然是父母不能容忍的,于是日夜相逼后,19岁的朱淑真违心嫁给了一个小吏。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