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艺术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而提及现代陶瓷艺术,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瓷界大师,他就是张松茂,是瓷界当之无愧的现代陶瓷第一人!
张松茂张松茂(1934),男,江西鄱阳人,擅长陶瓷粉彩人物、山水、鸟画、雪景。他的作品“紫归牡怀图”粉彩瓷板被当做江西政府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物。其传略被记入《中国当代艺家传》。其于1954年进入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研究设计。1959年荣获“陶瓷美术家”称号1986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张松茂之家被评为“陶瓷世家”。2008年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首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先后担任江西省政协委员、景德镇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传奇人生
《井岗春色》瓷壁画
1981年,张松茂大师受相关部门邀请,为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绘制具有江西风味的瓷板画作品,由上千块小瓷片组成,经历数次设计、改稿、复烧终得佳作,自此《井冈春色》诞生了,且至今为止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接待大厅的墙壁上,震撼着每位瓷艺匠人,由一派祖国秀色,映照真挚匠心!紫归牡怀图
《紫归牡怀图现场》
《紫归牡怀图现场》
《紫归牡怀图现场》
《紫归牡怀图现场》
张松茂大师于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参与设计并创作了《紫归牡怀图》,由中央下达任务,作为国礼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紫归牡怀图》瓷板画现已成为经典之作,成为众多习画者的范本和模范的对象,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作品以国色牡丹与香港洋紫荆花绘制主题图案,构成了中国地图的雄鸡形状,“紫”为香港区花“洋紫荆”,“牡”为中国的国花“牡丹”,“紫归牡怀”刚好与“子归母怀”同音,洋紫荆围绕着牡丹,寓意在外飘零了近一个世纪的游子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滕王阁诗意瓷壁画
《滕王阁诗意》瓷壁画
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时,还没有大型瓷板,壁画须由几百甚至几千块小瓷砖逐一绘画、烧制、拼合而成,在烧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烧制,否则几千块的小瓷砖乱了顺序就无法拼合。其绘制工作难度之大,超乎想像。每幅壁画都由几千块小瓷砖组成,这中间需要付出多少才智和艰辛!张松茂大师创作的壁画与他执着的精神,已成为陶瓷界的佳话,也必将成为陶瓷史上的有力见证。国际最高级别的荣誉称号
张松茂大师是我国陶瓷美术界的全能画师,造诣极其精深,更是数次远赴海外设计创作,荣获各大国际奖项,是畅通国内外的国粹艺术!因其艺术家的卓越成就,于2008年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首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是国际最高级别的荣誉称号,享誉世界!两次最高领导接见
诸多荣耀于一身的张松茂大师,曾两次收到最高领导人的接见,更是曾应邀赴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地区进行作品展览与艺术交流,为祖国的陶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门六大师
《陶瓷世家合照》
张松茂大师以璀璨传神的艺术融入陶瓷文化艺术,拥有瓷界最高荣誉称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是被国家深切认可的元勋级大师,更是有着陶瓷世家称号大师家族,一门六大师,堪称瓷界最顶尖的陶瓷世家!她们共同培育的子女如今都已继承衣钵,均为省级大师,共同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精湛技艺传承并发展。“一门六大师”在景德镇传为佳话,长子张晓东、次子张晓杰和女儿张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女婿陈实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
首届国家级大师文化艺术节
张松茂大师作品亮相首届国家级大师文化艺术节,被电视台与报纸争相报道,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国瓷大师!
风格独特·瓷艺之王
张松茂大师无不精通,是闻名瓷界的全能大师,其作品雅者观之惊叹其高深,俗者观之称其美艳,所谓雅俗共赏不过如此,以作品中见证大师人品,有识、有学、更有闪耀的工艺匠心,无损于画道,更不辱其画品。千万成交·开辟新时代
雪景《三顾茅庐瓷板画》
张松茂的《三顾茅庐》雪景瓷板画融集了他山水、花树、人物、走兽绘画之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如狂”,全画布局详略得当,造型简约概括,深远层次明晰,氛围大气不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作为国家工艺珍品收藏。第二块《三顾茅庐》瓷板画在北京交付,最终以1300万元人民币成交,继《三顾茅庐》系列之一于2005年卖出150万元创纪录的高价后,再次刷新了单件艺术陶瓷成交价纪录,开创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千万元时代。《部分拍卖记录》
大师创作的作品无一不被藏家争相抢购收藏,且件件成交价值不菲,堪比藏界收藏“风向标”,是瓷器藏界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部分拍卖记录》
张松茂大师是开辟现代瓷千万成交记录的大师,也是近代瓷拍卖中最高记录保持者!
论升值潜力与收藏价值这点毋庸置疑,张松茂大师作品在拍卖连年升高,屡屡刷新拍卖记录,在未来只涨不降,所谓乱世藏金,盛世藏瓷不外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