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四川会理

时间:2024-01-08 21:18:39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会理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与昆明市禄劝县隔金沙江相望,境内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汉、彝、傣、傈僳、回、苗、白等27个民族混居,蜀风滇韵,多民族文化交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会理市,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要冲和经济重镇,是川滇转往印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北向南纵贯县全境,达100多公里,途经44个乡镇,会理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会理古代为邛都国地,禹贡为梁州之城,周末秦惠文王派司马错伐蜀,始有其地。秦灭蜀后,实际置县。西汉汉武帝遣司马相如开灵关道,通西南夷,建会无县,是会理有文字记载的建制之始,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会理建立大理国。宋代仍属大理国,称会川府。元置会川路,明为会川府,清雍正六年改为会理州。会理县治在会理县城。中国革命史也有她光辉的一页,1935年红军长征在此巧渡金沙江,召开过“会理会议”,统一了全党和全军的思想,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和对军队的领导地位。古城东西窄而南北长,形似一条小船。属于文化教育方面的建筑,成一线偏于城西一侧,北起金江书院,南至县府,形成了一个包括学署、文庙、北五省会馆、瀛洲公园、考棚在内的文化区。以北关、西成巷为中心,是全城旅店、商号的集中分布区,在清代和民国初年,单是小巷内就有旅店及商号十余家。商业类建筑则主要分布于南北街两侧。官署衙门集中在钟鼓楼以南地区。钟鼓楼、北城门是古城标志性建筑。以钟鼓楼为中心,有东、西、南、北四条纵横交错的大街,至今保存着完整的古城格局。古城至今仍是居住和传统商业的重要场所。古城大街上的店铺,均为一楼一底的木板楼房,青瓦屋面,木楼上有镂空雕花木窗,瓦楞上有垂吊的百草和青苔,色调古旧的店面上悬挂着匾额。古城内尚存完整小巷17条,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翰墨书香浓烈的科甲巷、马帮商旅云集的西成巷,巷内保存有许多完整的清代传统民居院落。一块块被岁月磨损的石板,在细雨中散发着幽幽的光泽;一壁壁古老的院墙、门洞,在阳光中诉说着远逝的明清古风。钟鼓在城内十字大街,建于清雍正12年,总高22米。钟鼓楼雕梁画栋,朱柱挺拔,镂空雕花,做工精细,造型优美,十分壮观。赢洲公园原为明代邓指挥所设水牢。清末,由几省会馆辟为园林,科甲巷以胡、龚、杨、吴、周等大户人家为主,几乎每家都中有科举,大门多悬有“进士第”、“大夫第”等匾牌。西成巷长约400余米,巷口有“西成”门廊,当年,马帮商旅云集,现尚存有西城马店、蔡家马店、廖家马店、庆丰号马店4处。这个古老而又具特色的小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设县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城市建设特色也很突出。2011年,国务院将会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