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极之美”的标准行程,我自己则从香港飞开普敦,在那里与团队汇合。
到开普敦了!接机的是地接社的导游,问我到开普敦干什么?我说去南极点,她说根本不知道从开普敦可以去南极点!
23号晚住CAPE GRACE HOTEL,到开普敦的第一个早晨,从房间阳台可见桌山。两年前,在开普敦玩了三天都见不到桌山!
24号在THE ANTARCTIC COMPANY 门前合影(左五),按计划今晚23:30飞南极大陆。
在THE ANTARCTIC COMPANY听取南极行程及注意事项,领取装备。
极地服装、风镜、手套
雪地靴
冰爪
探险和旅游的区别是不确定性。天气原因滞留开普敦,25号改为当地游。
开普敦机场航班信息牌。我们的航班在第四行,9:00起飞。
登机牌:26/11/2015,09:00AM,VDA9018, FROM CAPETOWN TO NOVO-ANTARCTICA
开普敦机场登机前,和我一起的老外ERIC PHILIPS是我们的极地向导。他是“极之美”特邀的澳大利亚著名极地探险专家,同时也是2013年英国哈里王子南极点徒步竞赛的探险顾问。
伊尔76军用运输机内舱。座椅可按乘机人数拆装,前仓坐人。
两个洗手间为分界,后舱装货和行李。
抵达南极大陆
南极NOVO机场的人生第一张墨镜照,冰原耀眼使从不戴墨镜的我不得不戴墨镜,否则很快就会雪盲。
我们的团队(左二):8个队员、1个领队、1个极地向导、1个厨师。
我们的车队就排列在飞机旁。
我们的车队正在转装行李
没有边界一望无际的机场
俄罗斯新拉扎列夫工作站是原南斯拉夫的南极工作站,于1961年开放,夏天可接待70名考察人员。
远眺俄罗斯工作站
绿洲木屋有四座独立小木屋。2013年英国哈利王子徒步前往南极点时,也是选择此地作为自己在南极大陆的大本营。
我们将住一周的木屋,里面有6个房间
室内过道
我住的单人房
公用洗手间,坐厕不能冲水,是自动胶袋打包的。
相隔住处30米的木屋餐厅和桑拿浴屋。设有正宗的俄式传统桑拿设施,淋浴每天每人限时5分钟。
穿红衣服的是从开普敦带过来的御用厨师,我们的待遇不差过王子。
26号下午第一次在附近徒步南极大陆陆缘冰架,适应极地环境。
爬上一座小山丘
在小山丘上遥望75公里外的海岸
在俄罗斯新扎列夫飞行基地,准备登机飞往南纬83度。
寻找五星红旗,找到了。因为每年有中国人来这里。
机场建筑物
候机无聊,他们拍鸟!我拍他们!
南纬83度
不觉很冷,我没穿统一配发的极地风衣。
加油中的飞机。看点:飞机的轮子是固定不转的,靠下面的雪橇板起落架滑行。
飞机加油人放水,其中哪个是我呢?
在南极,除了小便可以留下,其余一切都要带走。时间长了还是觉得冷,穿上外套了。
“极之美”为每个队员都定制了有特色的条幅,我的是:“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南极点,终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厚度达2000米,海拔高度为2800米。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8℃,年平均降水量3毫米,可谓气候异常恶劣。小球就是极点,我在小球中!
“极之美2015年南极点远征队”的极点合影(左二)。到达南极点的人们,会被称为“地球上的勇士”,他们的行为注定会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少数派”。
我手中的国旗飘扬在极点上方。
极点周围飘扬着12面《南极条约》创始国的国旗(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智利、阿根廷、挪威、美国、苏联、日本、比利时、南非)。没有中国国旗,因为中国不是创始国。尽管中国于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
地理极点标记牌。
由于覆盖在南极点上面的冰雪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移动,因此,科学家每年都要重新标定一次南极点的最新位置,立上标杆。
在南极点拍了几张照片手机就没电了,好不容易换了电池,又拍了两张。手指就这样了,冻结性2度冻伤。后来水泡消了,手指脱皮,指甲也空了半截。
复活节假期,美国站不开放。进不去、买不到纪念品,此次旅行的唯一遗憾!
这是距美国科考站200米外的避风房和洗手间。洗手间内全是冰,门都几乎打不开。
避风房内有介绍美国站的图片资料
美国站结构图。建筑物由36根柱子支撑,距离地面10英尺,风在底下加速,可防雪的堆积。当雪堆积太厚,液压千斤顶可再把建筑物提升两层楼的高度。
圆的是餐厅,方的是洗手间,帐篷2人一顶,帐篷外是零下20℃的南极冰原,帐篷内温度零下10度。
营地远眺
我们在这里享用了最南(难)的午餐,饼干、方便面、水都是从木屋带来的。
乘车到印度科考站附近
徒步前往冰洞途中
途中自拍
攀登
感觉有点热,衣服太保暖了。
快到冰洞了
冰洞入口(外部)
冰洞入口(内部)
晶莹剔透的冰洞
人在冰洞中
阿三的科考站规模也不小啊
也是见不到人
向冰墙进发
驱车到达25公里外的冰墙,行驶在南极冰原上。
冰墙
壮观的冰墙
极地攀登,攀登者是我们的领队,曾是清华大学登山队长。
好美啊!
自拍
穿越
大师给我拍的南极冰原阳光照。注意冰爪,没有它寸步难行!脱了站都站不稳。
准备接力飞行的机队
DC3内舱。人、油各一边
油桶比人多
DHC6內舱。全体队员合影(右一)。
照片拍的是什么,大洋?海岸线?
近照是这样的,既没有水,就没有海,更没有洋。这是一望无际的南极冰原。南极冰原的平均厚度为2000-2500米,最高厚度4800米。
企鹅行走以爬的方式在冰上滑行为主
相亲
相爱
辛福的一家
父母去捕食了,几只成年帝企鹅照顾一群小企鹅,远处是我们的飞机!
大群的帝企鹅
返航发现山丘那边有更多的帝企鹅!
自拍
和帝企鹅一起面向全天不落的太阳
雾说来就来,要提前返航了。
南极大陆的斜阳
雾中斜阳照耀着飞机,真壮观!
3号白天休息,晚上22:00乘机返回开普敦,4号早上06:00抵达。
聚餐庆贺远征南极点完满成功,领取THE ANTARCTIC COMPANY颁发的证书。
最后一晚住THE TABLE BAY HOTEL,阳台上也可以看到“上帝的餐桌”哦。
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极点:俄国东方站--冰点;法国迪蒙-迪维尔站--磁点;中国昆仑站--冰盖最高点。如果你也去过南极,找找看你究竟到了哪里?!你还好意思说你到过南极吗?!
5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