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沈培艺女儿

时间:2024-01-10 11:40:28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她是集美丽、专业、智慧、优雅于一身的艺术家是集表演、编导、教学、撰文于一体的舞蹈家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灿如春华,皎如秋月。170cm的个头,细长的双臂,轻灵的双腿,让人觉得就是为舞蹈而生的人;她就是'为舞而生,为舞而活'的舞蹈家——沈培艺1978年12岁的沈培艺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中专部,中专毕业后又顺利转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表演专业,毕业后被留在了青年舞蹈团。1986年获得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1988年被评定为当年中国文艺界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1989年进入总政歌舞团1996年获得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奖”2014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系主任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担任《舞蹈风暴》鉴证官

在北京舞蹈学院8年的学习经历,沈培艺深得舞蹈界泰斗戴爱莲的亲传,全面掌握了舞蹈艺术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表演技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

回首那段上学岁月,沈培艺为之心怀感恩:“很幸运生在那个时代,在北舞学习时,我能够学习到各舞蹈艺术门类,它们就像是扎实的金字塔底,为金字塔尖的终极艺术表达服务。”

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她的阳光。

沈培艺老师就是这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塑造了许多含蓄深邃、高洁刚骨的舞台人物,以《新婚别》《俪人行》《鸣凤之死》等舞剧作品享誉中国舞坛,斩获“文华奖”等奖项。

毕业两年后,在沈培艺22岁那年,她成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后加入总政文工团头两年,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她并不受重用,当时全国流行歌伴舞的表演形式,较真的沈培艺拒不伴舞。

自1996年左右起,风华正茂的她在国内舞台上消失了,一别就是十年。在这段人生宝贵的年华里,嗜书的沈培艺用书香充实自己的人生,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段时光于她的舞蹈生涯,成了一次难得的沉淀。沈培艺坚信:'凡是我所经历的事情,就一定在我的承受范围内。它来到我的身边一定有某些理由,我要做的就是克服它。'

2006年,阔别舞台十年的沈培艺接到来自日本友人打来电话,执着邀请她参加由日本现代舞协会举办、由中日韩三国艺术家合作的“亚洲女人”主题演出,沈培艺最后答应,决定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人物形象进行创作,表演了独幕舞剧《易安心事》在日本大获成功。在那以后,沈培艺重新回到了舞台。

近年来,沈培艺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诗剧《梦里落花》、舞剧《香魂·乡魂》,导演的中戏舞剧系舞剧剧目专场《阡陌家园》《神情·凝视家园》等都是口碑佳作,她的创作融汇多种艺术语汇,与其他艺术家朋友跨界合作,越发从容。

丹心育桃李,润物细无声;2013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筹备组正式成立之际,沈培艺被委以重任——舞剧系筹备组组长,后来受聘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 舞剧表演技法与实践,舞剧表演理论与研究。

2019年和2020年,沈培艺老师在担任舞蹈风暴鉴证官的时候,她每一次的点评都妙语连珠也深刻非凡,充满着柔中带刚的女性力量。

她美得从容又高级,在时间的湍流中, 沈培艺找自己、找初心、找方向,酝酿出了一种独属于自己的淡定,如一朵野百合一样洁白无瑕,勇敢成长。

新浪教育、网易评:沈培艺具有全面的舞蹈理论知识和出色的表演技艺,对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间舞的语汇十分精通,且能运用自如;她也被誉为'中国舞蹈学院派的代表'。

北京日报、央视网评:无论在舞台上演绎多少角色,也无论在自己的行业里得到了多少头衔,沈培艺自己认定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舞者,一个跳舞的人。

搜狐新闻、人民网评:以艺术批评的眼光打量沈培艺,她的舞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一种雕塑感和玲珑美;哪怕是很熹微的动作,都令人感到那是心灵的颤抖,情感的倾诉。

李恒达 沈培艺

双人舞蹈《新婚别》

沈培艺

朝鲜族舞蹈《煞尔普利》

沈培艺 郭峰

双人舞《梅娘》

沈培艺

独舞《俪人行》

沈培艺

1994年春晚舞蹈《春梦》

沈培艺编导《玉骨》

舞者柴明明

沈培艺

独舞《春》

优雅知性,时光静好,在沈培艺老师身上,总能看到一种惊艳岁月的美。

她妙语连珠,柔中带刚,身上传递着不息的舞蹈力量。

她耐心温柔,循循善诱,给舞者启发,也让我们离舞蹈更近。

她笑眼弯弯,温柔而有力量。沈培艺老师不仅为舞坛留下多部经典之作,更为国内舞蹈戏剧教育学科举起探路的火把。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在沈培艺老师挚爱的舞蹈世界里,她不仅见证了中国的舞蹈艺术日益走向开放多元,也舞出了她的美丽人生。

(资料参考@小彭3887@闲云野百合微博@王念慈微博@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百度百科 )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