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川剧变脸的机关图解

时间:2024-01-11 05:55:52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中国各个民族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川剧在其中脱颖而出,更是属于四川的代表戏剧。

川剧形成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间,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真实细腻、幽默机趣,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

今天大匠君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川剧中的“变脸”绝技,其中的脸谱含义、变脸和的原理,是不是很好奇呢?跟着大匠君一起往下看看吧。

01川剧变脸的原理

变脸的手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主要是扯脸。

扯脸有一定的难度,颇有讲究。演员先在脸上贴十几张用绸子做的极薄的脸谱,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候扯不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巧妙可以掩人耳目。

扯脸,顾名思义,就是要一张张扯掉,扯到了哪里?都到了后背里,演员表演的时候,总会有一只手背在后面,无论左手或者右手,干什么去?是在后面扯机关,扯一下一张脸就下来。

还有一些小道具也是有一番大学问的,表演时她们最经常用到的就是斗篷、上衣、脖套、帽子这四种。

斗篷是为掩饰臃肿的后背和上衣,因为机关都在里面,其次就是在表演的时候可以遮挡手上的动作。上衣的作用可就大了,里面放了电动机关和变下来的脸谱。

脖套也是为了掩饰向下扯脸谱的动作,每张脸谱都是从脖子和脖套之间往下扯的。

如果是撩或者卷,那么帽子里也有机关,不过帽子比较小一般放不了几张脸,通常半张脸的脸谱都是往上撩的。不过即使是整张脸谱,上面的固定也要靠帽子来掩饰。

以后大家在看变脸的时候,可以仔细注意他们的动作细节和道具使用。

02川剧脸谱的含义

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庞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取得吸引观众注意的效果。

川剧脸谱分净角和丑角两大类。属于净角的有包公脸、霸王脸、尉迟脸、关公脸、僧脸、太监脸、僧脸、太监脸等;丑角的有长方形脸、椭圆形脸、梅花形脸、木偶脸、老脸等。

在川剧脸谱中,不同颜色的脸谱,也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人物性格。能使观众一望而知剧中人物 谁忠,谁奸、谁善、谁恶。

红色表示忠肝义胆的人物,如关羽、姜维; 黑色表现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如包公。 白色表现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

绿色和蓝色多用来表现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或 好勇斗狠而又凶残的人物,如单雄信。 金、银和灰色具有虚幻神秘的感觉,多用来表 现佛、神、仙、妖、鬼怪等角色,如:牛魔王。

虽然如今大多数的川剧剧目都是一些现代剧,传统戏剧已经渐渐消失在了川剧舞台上。不过还是有些许的川剧剧团会有着脸谱以及传统剧目的表演,更是体现出了川剧脸谱的魅力。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