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青藏线骑行

时间:2024-01-11 10:16:51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北起格尔木,南至拉萨的青藏线,全程1140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广义上的青藏线东起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往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青藏公路全长1937km,海拔最低点为西宁市,海拔1957m;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231m。

青藏公路(国道G109“京拉线”西宁-拉萨段)东端穿越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中段穿过渺无人烟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南端则穿越广袤无垠的羌塘草原。这里的高海拔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而青藏线因为途中翻越昆仑山口、风火山口、大小唐古拉山口、申卡岗坡、念青唐古拉山口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需穿越荒凉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和广袤的羌塘草原;需跨越昆仑河、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等河流,几大山脉的绵延白雪,加上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使得青藏线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壮阔!
“高寒缺氧”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最简要的概括。高原的气候之恶劣往往让初到高原的人惊讶不已。在一天之中,可能会经历四季的天气,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瞬间就大雪纷飞。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却仍然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骑行在路上,时不时就能看到高原鼠兔飞快地奔回自己的巢穴;成群的藏羚羊、野驴在吃草嬉戏;苍鹰秃鹫展开翅膀翱翔在深兰色的天空中。它们为死寂的高原带来生命的活力,你不得不赞叹生命的伟大。高原的气候虽然恶劣,风景却壮美迷人,辽阔的草原、雄伟的雪山在四周撑起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苍凉、豪迈、雄壮、圣洁是青藏高原自然风景的主色调。

青藏公路从青海的汉文化圈边缘直入藏文化的核心,一路上的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垭口处一团团一簇簇迎着狂风猎猎作响的隆达(经幡、风马旗),路边常见的一堆堆刻有六字真言的玛尼石,群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都会给你以心灵的震撼。

青藏线地图

骑行路线:西宁-123km-倒淌河-196km-茶卡-484km-格尔木-269km-五道梁-150km-沱沱河沿-91km-雁石坪-100km-唐古拉山口-89km-安多-138km-那曲-164km-当雄-75km-羊八井-78km-拉萨。

路线全长:1937km(路书里程1963km)。

骑行装备

1、配件和工具:修车配件(内胎2条、折叠外胎1条、补胎片若干、胶水1瓶、刹车片2副、链条油2瓶)、修车工具(十字、一字起子各1把、内六角扳手1套、剥胎撬棒2支、补胎锉刀1把、尖嘴钳1把、截链器1个、小刷子1把)、打气筒。

2、装备与器材:驮包(有雨罩)、睡袋、雨具(雨衣、雨鞋)、手机、运动相机、充电器、充电宝、手机自拍支架、水壶、强光灯、尾灯、绑绳。

3、服装(根据出行节气调整):冲锋衣1套(抓绒内胆)、速干衣裤2套、长袖内衣裤2套、骑行内裤2条、鞋子1双、袜子3双、太阳帽1顶、骑行头盔1顶、魔术巾2条、骑行手套2副(全指、半指各1副)、修理手套2副。

4、洗漱用品:毛巾、牙膏、牙刷、硫磺皂、剃须刀、防晒霜。

5、药品:康泰克、散利痛、酒精棉1包、无菌绷带1卷、云南白药喷雾气雾剂、创可贴若干、红景天。

骑行计划

D1.西宁市-倒淌河镇,里程130.5km;

D2.倒淌河镇-黑马河乡,里程114.7km;

D3.黑马河乡-茶卡镇,里程87.9km;

D4.茶卡镇-都兰县,里程128.8km;

D5.都兰县-巴隆乡路口,里程100.7km;

D6.巴隆乡路口-诺木洪,里程103.8km;

D7.诺木洪乡-格尔木市,里程141.6km;

D8.格尔木-西大滩,里程126.1km;

D9.西大滩-索南达杰保护站,里程84.9km;

D10.索南达杰保护站-五道梁镇,里程55.5km;

D11.五道梁-二道沟,里程83.6km;

D12.二道沟-唐古拉山镇,里程63.3km;

D13.唐古拉山镇-雁石坪镇,里程90.7km;

D14.雁石坪镇-天下第一道班,里程108.0km;

D15.天下第一道班-安多,里程77.2km;

D16.安多县-那曲县,里程135.6km;

D17.那曲县-谷露镇,里程93.3km;

D18.谷露镇-当雄县,里程73.3km;

D19.当雄县-羊八井镇,里程73.9km;

D20.羊八井镇-拉萨市,里程89.2km。

计划里程:1963km,计划时间20天(不包括中途休息)

骑行攻略

骑行青藏线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西宁-格尔木,公路里程797km,骑行时间7天。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宁-格尔木经过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茶卡盐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

注:本攻略的里程和海拔全部以本攻略的行者路书为准,同实际会有误差,仅供参考。

D1.西宁市-倒淌河镇,里程130.5km,累计130.5km,路书:2808983

1、线路及行程:西宁市(海拔2217.0m)-31.5km-塔尔寺(海拔2664.4m)-49.3km-湟源县(海拔2630.1m)-35.4km-日月山垭口(海拔3459.0m)-14.3km-倒淌河镇(海拔3288.4m)。

2、全程路况:

(1)起程开始一路爬升到塔尔寺,里程31.5km,累计爬升547m。出塔尔寺,一路下坡到G109国道,约22km,海拔下降约280m;

(2)从53.5km起一直爬升到日月山风景区,里程约63km,海拔上升1000m+。日月山风景区到倒淌河镇约14km,海拔下降约180m;

(3)湟源后左转开始爬坡。注意从这里开始,高速公路会与G109国道共用车道,一值到倒淌河;

(4)当日里程130.5km、平均坡度0.958%、累计爬升1853.11m、最高海拔3460.2m、最低海拔2216.0m;

(5)当日骑行强度稍大,请合理安排时间和体力。

3、行程安排:

(1)出发地暂定为西宁市火车站南广场;

(2)午餐安排在湟源县,距起点约81.0km;

(3)晚餐和住宿安排在倒淌河镇;

(4)也可以不游塔尔寺,从西宁直接沿G109到湟源,并且接下去的骑行到倒淌河镇,里程约为106km。

4、沿途景点:

(1)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西藏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

(2)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重多历史事件的见证。

(3)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这里是交通要道,这无疑是形成汉藏两族交流渗透的“倒淌河文化”的重要原因。然而,“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最早,也许是一个女人的手,架起了这经济、文化,包括爱情的桥梁。倒淌河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故称“倒淌河”。

(4)丹噶儿古城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城内长不足千米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等建筑,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

(5)青海省赞普林卡是目前青藏高原上唯一的一所集藏传佛教八大教派为一体的藏王寺院,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藏王寺院,而两尊玉佛也是独一无二的。他是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汉藏民族文化的结晶。赞普林卡的修建也给青藏高原旅游热线上又添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物景点,堪称夏都圣地。

D2.倒淌河镇-黑马河乡,里程114.7km,累计245.2km,路书:2809139

1、线路及行程:倒淌河镇(海拔3288.4m)-47.2km-青海湖景区(海拔3237.1m)-67.5km-黑马河乡(海拔3206.5m)。

2、全程路况:

(1)全程道路平坦;

(2)当日里程114.7km、平均坡度0.081%、累计爬升334.79m、最高海拔3290.4m、最低海拔3203.1m。

3、行程安排:

(1)在青海湖边的G109国道上有许多餐饮店,午餐就随意安排了;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黑马河乡。

4、沿途景点:

(1)青海湖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青海湖地域面积辽阔,环湖一圈约360公里,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湖的周围被群山环抱,而贴近湖畔则是苍茫的草原,景色壮观优美,可供观赏的地带和景观很多,是游玩青海最重要的景区。主景区二郎剑景区,可以乘船游湖;西侧是鸟岛,每年4-6月有数十万只鸟类可供观赏拍摄;湖东以沙滩风光和娱乐为主的沙岛景区,著名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北侧则有金银滩和原子城等景点。

(2)黑马河位于西宁以西约220公里处的青海湖边上,是青海湖环湖公路的起点,从这里沿环湖公路走78公里,便是著名的鸟岛,黑马河往鸟岛方向这一段,又被称为环湖西路,不少“暴走族”驴友或骑行爱好者,都选择从黑马河开始他们的环湖梦幻之旅。黑马河到鸟岛这一段被誉为青海湖最美的路段,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美景:5月,野花绽放,群鸟飞翔;8月,万亩油菜花在湖畔灿烂盛开;而在繁华过尽的10月,黑马河草原归于平静,青海湖也呈现出最朴素的美态。秋天是看日出的最佳季节,而位于湖西岸的黑马河正是观看青海湖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

D3.黑马河乡-茶卡镇,里程87.9km,累计333.1km,路书:2809205

1、线路及行程:黑马河乡(3206.5海拔m)-22.0km-橡皮山(海拔3816.7m)-60.8km-茶卡盐湖(海拔3063.6m)-5.1km-茶卡镇(海拔3095.2m)

2、全程路况:

(1)起程爬升22km到橡皮山,海拔上升700m。后60+km下坡路段,海拔下降约720m;

(2)翻过橡皮山后,我们就算进入柴达木盆地了:草地逐渐退化,荒芜慢慢袭来,已经初现戈壁风光了。路边的景色,也渐渐从绿色转入灰色。慢慢开始进入都兰沙漠。从明天起,四天的路程将全部在沙漠中度过,直到格尔木……;
(3)当日里程87.9km、平均坡度0.861%、累计爬升755.48m、最高海拔3816.7m、最低海拔3063.5m。

3、行程安排:

(1)今天可以早起,看看有没有运气看到青海湖日出;

(2)午餐安排在38.5km或47km附近,这里有餐饮店;

(3)晚餐和住宿安排在茶卡镇。

4、沿途景点:

(1)茶卡盐湖,是位于青海海西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面积空旷、地势平坦,湖面极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为天空梳洗打扮而准备的镜子,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天空之镜”最佳拍摄时间为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

夜空之镜:茶卡盐湖位于北纬36度、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高原无污染,在湖区可以清晰地欣赏银河的浩瀚雄壮、流星的眩目诡异,而湖面的反射使得星空与湖面融为一色,出现星空仿佛洒落湖面的景象,故夜晚的茶卡盐湖被称之为中国“夜空之镜”。

茶卡盐雕:茶卡盐湖景区内有户外大型盐雕群。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前后的茶卡盐湖为盐湖风光最美的时段,彩云、朝阳或夕阳照映盐湖,形成水天一色的画面。茶卡盐湖的日出时间5至9月在早晨6点30分左右,日落时间5至9月在19点30分左右。

盐湖女神:茶卡盐湖守湖女神像整体用料全部采用高纯高档汉白玉,整座神像总高度达6.3米,其中神像高度4.5米,重28吨。

雪山映湖: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湖水与长天一色,盐湖与雪峰同辉”壮美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

(2)橡皮山地理位置上属于青海南山山系的一部分,海拔4451米,比日月山(平均海拔约4000米)要高出许多。在青海湖与茶卡盐湖之间。出青海省共和县的黑马河乡不久,就可以看见连绵起伏的橡皮山高高地耸立在前方,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橡皮山的坡路较抖,大多是30-40度甚至更陡的陡坡。登上橡皮山的山口,放眼望去,美丽的高山牧场、悠闲吃草的羊群尽收眼底。

D4.茶卡镇-都兰县,里程128.8km,累计461.9km,路书:2809139

1、线路及行程:茶卡镇(海拔3098.8m)-34.7km-旺尕秀山(海拔3641.1m)-76.9km-夏日哈镇(3142.7m)-17.2km-都兰县(海拔3184.4m)

2、全程路况:

(1)约10km起爬坡,至旺尕秀山,海拔上升约550m;35km-75km基本平路;75km-118km下坡路段,海拔下降约530m;

(2)当日里程128.8km、平均坡度0.469%、累计爬升967.88m、最高海拔3646.0m、最低海拔3073.4m。

(3)戈壁滩很可能遇上恶劣天气和逆风,提醒有个心理准备。途中有藏民的帐篷,里边可以讨碗热茶。藏民非常热情,在阴雨绵绵、浑身哆嗦的骑行途中,能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热茶,真是莫大的幸福。

(4)从旺尕秀山垭口下山,约40km到达“都兰县森林公安分局野马滩林区警务室”。继续8km到达安固泉养路工区。这8km在野马滩附近徘徊,感受河水的荒凉。

(5)今天肯定是你开始骑车以来最艰难的一天,要么冻僵,要么晒死,要么逆风……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一直到110km以外的夏日哈镇才有补给。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都兰县;

4、沿途景点:

(1)夏日哈镇位于都兰县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17千米。夏日哈镇是都兰县的东大门,该镇以特色农业、商贸、物资集散为主的具有重要交通位置的环境优美的新型高原绿洲小城镇,有汉、蒙古、土等民族。

(2)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隅,东邻乌兰县茶卡镇,西接海西工业重镇格尔木市,南邻青南牧区果洛州玛多县和玉树州曲麻莱县,北连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县城察汗乌苏镇东距省会西宁市427公里,西距格尔木市340公里。

(3)旺尕秀山为昆仑山支脉,垭口海拔3672米。

D5.都兰县-巴隆乡路口,里程100.7km,累计562.6km,路书:2825296

1、线路及行程:都兰县(海拔3191.3m)-12.5km-热水乡路口(海拔3288.8m)-44.5km-沟里乡(海拔3093.1m)-3.3km-香日德镇(海拔3088.2m)-12.5km-乌兰山(海拔3046.8m)-27.8km-巴隆乡(海拔2966.4m)

2、全程路况:

(1)起点开始缓上至当日最高点,海拔3511m,里程约31.5km,然后缓下坡至当日最低点,海拔2966m;

(2)当日里程100.7km、平均坡度0.585%、累计爬升592.38m、最高海拔3511.5m、最低海拔2925.9m;

(3)都兰出发,经过约30km起伏路后,就是20km左右的平路。约在中午时分,到达戈壁绿洲——香日德镇。

3、行程安排:

(1)午餐安排在香日德镇,距起点约60km;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巴隆乡路口。

(3)从都兰到格尔木的300km左右,都将行进在在荒芜人烟的都兰沙漠。你可以选择体验一下骑行在沙漠,体验一下逆风或是顺风的骑行感觉;也可以选择每天早上8点半从都兰发往格尔木的班车(一天仅一趟,五小时到达格尔木)。
4、沿途景点:

(1)热水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东与果洛州玛多县相邻,东南与海南州兴海县接壤,为海西州都兰县所辖。

(2)沟里乡位于都兰县东南端,与热水乡黑山、香加乡洪水川接壤相连,南与果洛州玛多县毗邻。

(3)香日德镇为青海海西自治州都兰县。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60千米。

(4)巴隆乡,“巴隆”系蒙古语、汉语意意为“右”,以因当地系清代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右翼盟西右后旗的驻牧地而得名,巴隆乡位于都兰县中部偏南、东临香日德镇和香加乡,北部和西部靠宗加镇,南部是曲玛莱县和玛多县。

D6.巴隆乡路口-诺木洪,里程103.8km,累计676.4km,路书:2825330

1、线路及行程:巴隆乡(海拔2972.1m)-50.2km-宗加管护站(海拔2865.3m)-53.6km-诺木洪(海拔2849.3m)

2、全程路况:

(1)全程道路基本平坦;

(2)当日里程103.8km、平均坡度0.183%、累计爬升236.33m、最高海拔2974.6m、最低海拔2801.5m。

(3)柴达木盆地盛行西北风,而骑行线路是沿国道向西行走,逆风,下坡都要蹬车车。

(4)路边的沙漠已经没有了沙,全是碎石。由于强烈的西北风,已经在黄沙刮到了盆地东南。沙地

里风化的石头碎片朝着东南;倒下的树木被风沙侵蚀着也朝东南。昨日在柴达木的东南角全部是细黄沙,而今天慢慢变为沙砾,越往西沙砾越是明显。这些也是佐证了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风向。一马平川的柏油路, 一成不变的戈壁荒滩, 除了沙砾就是石头, 除了灰色还是灰色, 滿眼看不见一点生命颜色, 甚至连路的上升下降都沒有了……沙漠、电线、远山,无水……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诺木洪。

4、沿途景点:

(1)宗加镇位于都兰县西部,柴达木盆地东南,2006年由宗加乡和诺木洪乡并乡建镇而成,东南面与巴隆乡接壤。南与曲玛莱县相邻。西与格尔木市达格勒乡相连,北面与德令哈市为界,总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占都兰县的45%,海拔2700m-3100m,青藏公路断穿境内,公路以南为巍峨险峻的丘陵高山,以北为草甸沼泽戈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没有大形河流,只有两条冰雪消化的季节性灌渠,境内有大型国营农场:柴达木监狱。

(2)青海省海西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210千米。人口0.1万,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8%。面积1.1万平方千米。辖诺木洪、艾斯里金、乌图、哈西哇、田格里、路北、路南7个村(牧)委会。2005年,都兰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宗加乡和诺木洪乡,设立宗加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诺木洪乡政府驻地诺木洪,实行镇管村体制。

D7.诺木洪乡-格尔木市,里程141.6km,累计818.0km,路书:2825376

1、线路及行程:诺木洪乡(海拔2852.6m)-62.1km-大格勒乡(海拔2859.8m)-99.5km-格尔木市(海拔2824.4m)
2、全程路况:

(1)全程道路基本平坦;

(2)当日里程141.6km、平均坡度0.153%、累计爬升433.14m、最高海拔2982.8m、最低海拔2767.8m。

(3)逆风!
(4)从大格勒路口开始,前38km缓上坡翻越一个小山口,然后缓下坡22km到达格尔木东站收费站。
终于看到109国道上的格尔木东站收费站了!这个收费站离格尔木市区还有20km左右。

(5)注意:格尔木的超市在晚上8:30就关门了,如需补给一定不要错过时间。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格尔木。美利达格尔木专卖店在博爱街,梦海13897091715。

(3)如果有兴趣,距格尔木市50km左右的察尔汗盐湖值得一游。在昆仑广场东侧的珠峰大厦乘坐厂区的通勤车可前往。车子坐满就走,无固定发车时间,一般白天均有,约1小时一班,车费25元(2016年)。班车只到厂区门口,盐湖无门票。厂区大门离湖区不太远,没必要坐门口拉私活的私家车。
(4)格尔木胡杨林在市区以西50km左右,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听说过。景区主要分布在托拉海河滩及河西岸的沙丘之间。从格尔木包车到这里来回300元左右,格尔木市区很多出租车都会接活,半天左右可以往返。

4、沿途景点:

(1)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青藏铁路穿行察尔汗盐湖而过。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60亿人口食用1000年。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踞于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而柴达木盆地的心脏则是赫赫有名的察尔汗。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盐湖之一。它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和长达32公里的奇异“万丈盐桥”风光,使它的名字响亮了半个多世纪。

(2)格尔木胡杨林位于阿尔顿曲克草原西北部,以托拉黑河命名的托勒海地区。这里距格尔木市区约60公里,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杨林。胡杨林南靠巍巍昆仑山脉,北面是茫茫戈壁盐滩,夹在其中的沙漠化地带里,尤其显得珍贵。一条叫托拉海的季节河从沙地中流淌过来,划着美妙的曲线绕过树林。林中伴生著芦苇,梭梭,红柳,盐爪爪,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与这里栖息的野生动物野鸡、狐狸、狼、野兔等,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荒漠和沙地上,胡杨是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树种。胡杨已经有300万到600万年的历史。胡杨根系可长至长达15米,向四周蔓延,为了在极端干旱的环境里吸收到水分,它可深入到地下13米左右。胡杨耐高温又耐寒,可在正负39度的气温条件下生存;耐干旱,可在降水50毫米以下条件生长;耐盐碱,抗风沙,可抵御每秒26米的大风。是天然的绿洲,是亚洲荒漠平原丘陵中分布最广的乔木树种之一。每年的十月,胡杨就会由浓绿变为金黄,如同苍茫中燃烧的火焰,似乎将整个沙漠都染成了金色,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

第二阶段:格尔木-拉萨,公路里程1140km,骑行时间13天。

格尔木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藏、青新、敦格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玉珠峰登山探险等十余条具有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昆仑文化碑林等景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

格尔木-拉萨路段翻越昆仑山(海拔4600m)、风火山(海拔5010m)、唐古拉山(海拔5320m)、头二九山(海拔5180m)等高山,跨越楚玛尔河、红梁河、曲水河、秀水河、北麓河、雅马尔河、通天河等河流,全路段海拔在4000m以上。这里的高海拔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

可以安排在格尔木休整一天:休息、游览格尔木市、补充装备及食品。
D8.格尔木-西大滩,里程126.1km,累计944.1km,路书:2825473

1、线路及行程:格尔木(海拔2829.1m)-约39.0km-昆仑山山门(海拔约3180.0m)-49.5km-纳赤台(海拔3565.8m)-37.6km-西大滩(海拔4117.8m)

2、全程路况:

(1)全程上坡道路,爬升约1300m,第一次到达海拔4000m以上;

(2)当日里程126.1km、平均坡度1.032%、累计爬升1654.13m、最高海拔4117.8m、最低海拔2829.1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西大滩。

4、沿途景点:

(1)昆仑桥,昆仑桥之壮观不在大桥本身,而在于桥下的巉岩绝壁和万丈深涧。发源于昆仑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汇合而成的格尔木河,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峡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将河谷的千板岩长期冲刷穿凿成了一条深40多米、宽数米的石峡险谷,其中最窄处只有4米左右。昆仑桥两岸,绝壁相对,巉岩嶙峋,谷顶平坦,谷底幽深,形势极为险峻。人们站在桥上俯身鸟瞰,但见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险峻的幽谷中急湍喧泻,喷涌咆哮,不断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发出阵阵犹如雷鸣般的轰鸣,真是令人望之目眩,闻之丧胆。因此许多过往行人,一般都要到桥头凭高俯瞰一番。

(2)昆仑神泉位于昆仑河北岸的纳赤台,距格尔木90公里,海拔3700米是昆仑山中一眼四季不冻的冷泉。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中心形成一朵晶莹透亮的蘑菇花形状,无声四溅,长流不竭,泉水清澈,洁净甘美,其流量大而稳定,可达224.7升/秒,矿化度小于0.5克/升,为重碳酸化物钙、镁、钠型水,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有偏硅酸、锂、钙、钼、镍、钛、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属含锶的低矿化的重碳酸氯化物钙镁钠型矿泉水,四季恒温7℃,水质甘甜醇美晶莹透明,口感指标良好,被誉为“冰山甘露”,具有防止心血管病的功能,是一优质矿泉水。

(3)纳赤台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约94公里的青藏公路边,在昆仑山系的沙松乌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尔山之间,昆仑河北岸,亦称昆仑泉。“纳赤台”系藏语译名,为“沼泽中的台地”之意。相传当年西王母于昆仑山中瑶池之畔宴请诸神,创造神应约赴会。席间,诸神诉功,创造神凡摩表示要将昆仑山之北造成花氆氇(藏pulu)之地,让那里草肥水美牛羊壮,碧野千里飘奶香。西王母听之,心旷神怡,特馈赠凡摩几樽瑶池琼浆。宴罢,凡摩返。途中,凡摩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钦,不料大醉。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的琼浆水为昆仑泉。

(4)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它共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这里是冲积地层形成的。大桥当年施工难度列青藏铁路全线之首,直接关系这条天路建设的成败,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D9.西大滩-索南达杰保护站,里程84.9km,累计1029.0km,路书:2825534

1、线路及行程:西大滩(海拔4178.2m)-31.1km-昆仑山地质公园(海拔4772.5m)-21.3km-不冻泉(海拔4599.0m)-32.5km-索南达杰保护站(海拔4462.8m)

2、全程路况:

(1)陡上坡30km,至昆仑山口,以后缓下坡;

(2)当日里程84.9km、平均坡度0.752%、累计爬升757.54m、最高海拔4774.0m、最低海拔4178.2m。

3、行程安排:

(1)午餐安排在不冻泉附近,距起点约52km;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索南达杰保护站”附近;

(3)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

5、沿途景点:

(1)“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纪念碑”高3.9米,宽4.4米,重48.5吨,由一块天然的花岗岩加工而成,外形像一座小山矗立在公路旁。碑文上介绍了此次地震和各国科学家对地震遗迹进行的历次 科考的情况。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昆仑山口西的8.1级强烈地震,是近50年来中国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所形成的地表破裂等现象,是迄今为止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迹。地震遗迹已被国际地质学界公认为研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强地震机理的天然“课堂”。

(2)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由纳赤台景区、西大滩景区、瑶池景区,三个风格各异的景区组成。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地震遗迹,冰川地貌为主旋律,辅以历史悠久神秘莫测的道教文化景观和昆仑神话,兼有高原风光和珍贵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登山探险、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文化气息浓厚、极具观赏价值的综合性自然公园。

(3)不冻泉位于昆仑玉珠雪山遥望的三江源保护区与可可西里保护区的交界处,海拔高度4543.2米,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在此处穿过,尽管位于高海拔的冷冻区域,但常年泉水清澈见底,清澈泉水源源不断流入黄河长江源头,与浑浊的雪山水并入溪流。昆仑泉(不冻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水温常年恒定为20℃。泉池四周由花岗石板砌成的多边形图案,中央一股清泉从池边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的磨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此泉泉水冷洌甘甜,水质透明,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水量大而稳定,是优质的矿泉水,琼浆玉液。

(4)索南达杰保护站。九十年代初开始非法偷猎者大量涌入,野生动物特别是藏羚羊的数量急剧减少,当地政府因经费不足,保护野生动物的范围和力量也相当有限。1994年1月18日,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一人同18名偷猎者枪战,英勇牺牲。1996年5月,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奠基。在之后一年多时间里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凑够了建筑材料,并招集了十二个志愿者,在治多县西部工委协助下,于1997年9月10日在可可西里东侧的昆仑山脚建立起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作为可可西里反偷猎工作的最前沿基地。促进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的进程。

(5)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因其自然环境的险恶,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尤其以藏羚羊及相关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截止2014年仍被视为探险者和科考者的天堂。缓冲区外围划分的实验区可以进入旅游观光,游客可以选择自驾游穿越可可西里。

D10.索南达杰保护站-五道梁镇,里程55.5km,累计1084.5km,路书:2825888

1、线路及行程:索南达杰保护站(海拔4465.1m)-39.7km-五道梁保护站(海拔4586.6m)-15.8km-五道梁镇(海拔4615.6m)

2、全程路况:

(1)全程道路基本平坦;

(2)当日里程55.5km、平均坡度0.355%、累计爬升297.47m、最高海拔4659.1m、最低海拔4465.1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五道梁。

4、沿途景点:

(1)楚玛尔河,长江源的北源,位于青海玉树西部(青藏公路之西属治多县西部北麓河乡,之东属曲麻莱县),发自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楚玛尔”为藏语,意为“红水河”,又译为曲麻莱河、曲麻河、曲麻曲。流域呈狭长形,横卧长江源区域北部,汇集昆仑山南坡来水汇入通天河。楚玛尔河源头地区的北部与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湖等内陆湖区相邻。地势平坦,海拔5000~5150米,山岭比高约200米,受构造控制呈北西西走向。由于气候干燥,降水量仅 250~300毫米,蒸发量为1800毫米左右,所以地面多干涸沟谷,植被稀少,砂砾广布,湖泊萎缩,风积地形发育。楚玛尔河水系是昆仑山脉东段的南坡一带的主要水系。楚玛尔河属长江源自然保护区,上游区域是可可西里保护区的中心地带。

(2)五道梁镇位于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区,地高天寒,四季皆冬。五道梁镇属于曲麻莱县管辖,有兵站、泵站、机务段、气象站、保护站和公路段等国家设置单位。像很多长途公路中继站一样,青藏公路从小镇中间穿过,公路两边多为饭馆和修车铺,加油站。饭馆有:达川酒家(四川汉族)、西来顺(宁夏回族)等,修车铺有:老吕修车(回族),加油站有:五道梁加油站(回族)等,主要居民构成是藏族、回族、汉族。

对五道梁最广为人知的描述莫过于这句民谚:“到了五道梁, 哭爹又哭娘”。这里海拔不到4700米,在整个青藏线海拔也并不特別高, 但这里却让人闻之丧胆---大风、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多变,使它和唐古拉山口并列为青藏公路高原反应多发之地。
(3)五道梁自然保护站是继1996年民间组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之后,于1997年由国家设立的四个保护站之一,其余两个国家级保护站分別是不冻泉自然保护站和沱沱河自然保护站。

D11.五道梁-二道沟,里程83.6km,累计1178.1km,路书:2826035

1、线路及行程:五道梁(海拔4621.1m)-68.7km-风火山(海拔4943.9m)-14.9km-二道沟(沱沱河保护站)(海拔4721.1m)

2、全程路况:

(1)前42km基本平坦。42-68km缓坡,海拔上升约380 m,到达风火山垭口;

(2)当日里程83.6km、平均坡度0.485%、累计爬升640.85m、最高海拔4943.9m、最低海拔4548.7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二道沟(沱沱河保护站),这里条件相当艰苦,也可到63km外的唐古拉山镇。
4、沿途景点:

(1)北麓河又名勒池勒玛曲,意为“红铜色的河”,为通天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治多县西部苟鲁山克错东北的勒迟嘛久玛山西端南麓8公里处,东流约71公里至青藏公路北麓河大桥,又东流约15公里纳左岸支流扎秀尕尔曲。以上河段称日阿池曲,为季节河,自此以下始常年有水流,流经大面积沙地戈壁滩先后纳白日巴玛曲、白日富玛曲后注入通天河。北麓河全长约205公里,流域面积796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约4亿立方米。河床多为砂砾石,两岸有沙漠戈壁分布。

(2)风火山,又名隆青吉布山,海拔5010米,地处可可西里东南,距离青海省格尔木市区380公里。青藏铁路横穿其间,风火山山体呈红褐色,十分醒目,好象被烈火焚烧了无数次,在可可西里地带堪称一绝。此地气候变化剧烈,气候酷寒,地质构造独特,人迹罕至,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冰川冻土的良好原生地带。

(3)沱沱河保护站,位于青藏公路3120公里处,为保护区的南大门,距格尔木市360余公里。建于2005年10月。保护站负责辖区内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巡山反盗猎斗争。还担负着接应和支援主力巡山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青藏公路进行路查和向保护区周边地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任务。

D12.二道沟-唐古拉山镇,里程63.3km,累计1241.4km,路书:2826075

1、线路及行程:二道沟(沱沱河保护站)(海拔4710.4m)-63.3km-唐古拉山镇(海拔4538.1m)
2、全程路况:

(1)全程道路基本平坦,微下坡;

(2)当日里程63.3km、平均坡度0.279%、累计爬升244.13m、最高海拔4710.4m、最低海拔4538.1m;

(3)可以同昨天的一起骑完。

3、行程安排:

(1)半天行程,晚上吃住在唐古拉山镇。
4、沿途景点:

(1)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冰川丛中。各拉丹冬雪山群,由二十一座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所组成,主峰海拔六千六百二十一米,南北长达五十余公里,东西宽约二十公里。冰雪覆盖面积达六百七十平方公里,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水。雪山群的峡谷中,有104条现代冰川。冰川和周围的雪山,在充足的日照下,融化成长江最初的源流。“各拉丹冬”,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尖尖的山”。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有两条大型山谷冰川,自东向西,沿着山谷向下延伸,形似螃蟹的两只前爪。这里就是万里长江正源沱沱河的起点——姜根迪如的南北冰川。南支冰川长十二点四公里,宽一点六公里;北支冰川长十点一公里,宽一点三公里。这两条冰川的冰舌部分,因阳光、风化、水流的融溶作用,形成了壮丽的冰塔林。冰川在阳光下融化汇聚成沱沱河,沱沱河在向北流经130公里后,受到乌兰乌拉山的阻挡又掉头向东,一直穿过青藏公路的沱沱河大桥,在以下60公里处与当曲汇合。沱沱河成三百四十六公里。

(2)唐古拉山镇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长江源的正源沱沱河位于境内,全镇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属内陆高寒气候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辖区北靠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北邻玉树州治多县,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是海西蒙古自治州格尔木市的一块飞地。

镇政府驻地位于沱沱河沿(过往司机俗称为沱沱河镇,指市场集镇而非行政乡镇),距格尔木市区425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重要驿站,青藏铁路在此设有沱沱河站,有学校、科研机构及驻军人员等等。

(3)“长江源大桥”是长江从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桥,因而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桥”。青藏铁路开始修建后,沱沱河上又出现了一座青藏铁路大桥。从与源头的接近程度看,铁路大桥现在才能算得上是现在的“长江源头第一桥”。而109国道上的沱沱河大桥,算起来应该是长江源头第三桥了。

D13.唐古拉山镇-雁石坪镇,里程90.7km,累计1332.1km,路书:2826096

1、线路及行程:唐古拉山镇(海拔4544.9m)-18.4km-开心岭(海拔4763.5m)-约6.0km-青海西藏地界牌坊(海拔约4675.0m)-约66.3km-雁石坪镇(海拔4711.6m)

2、全程路况:

(1)骑行18km,缓上坡至开心岭,海拔4763.5m;然后缓下降约18km;以后基本平坦。

(2)当日里程90.7km、平均坡度0.257%、累计爬升493.38m、最高海拔4766.0m、最低海拔4544.9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雁石坪镇;

(3)今天进入西藏。
4、沿途景点:

(1)通天河,长江源头干流河段。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自长江正源当曲、西源沱沱河汇合点的治多县西部的囊极巴陇起,流经青海省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玉树市4县市,至青海省玉树州的玉树市区结古镇西巴塘河口为止,以下始称金沙江。通天河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南岸支流水量较北岸支流为丰。通天河流域属高寒气候区,除高原东部边缘外,大部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很大,多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下段河谷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通天河两岸,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草原牧场,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畜牧区之一。

传说,《西游记》中著名的过渡晒经的章节就发生在这里。

(2)雁石坪镇,安多县辖镇,位于青海省境内。109国道、青藏铁路、兰西拉光缆从这里经过。这为该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雁石坪镇是一个纯牧业镇,解决好牧业发展过程中人、草、畜的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从雁石坪到唐古拉山镇驻地的集镇沱沱河沿(俗称沱沱河镇),中间以前没设其它集镇,后来安多县(移民群体)多玛乡驻地由青海治多县境内移到唐古拉山镇青藏公路旁,位于雁石坪镇到沱沱河沿之间。

青藏路上有这样的说法:“吃不在沱沱河, 住不在雁石坪。”雁石坪是个很大的城镇,这里和唐古拉山镇一样,属于西藏安多县和青海格尔木市双管地带,青藏线入藏第一镇。因为这里也是青藏线格尔木到拉萨段的地理中点,所以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司机们的休息站。平房与公路之间留出大片空地,停满了歇脚的大卡车。人车不分昼夜的在其间穿行,雁石坪也就不分昼夜的忙乱。这里已算是到了唐古拉山的脚下了噢。

D14.雁石坪镇-天下第一道班,里程108.0km,累计1440.1km,路书:2826512

1、线路及行程:雁石坪镇(海拔4713.0m)-约52km-唐古拉兵站(海拔4861.0m)-约47km-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0m)-约9km-天下第一道班(十四工区)(海拔5055.3m)

2、全程路况:

(1)52km起伏上坡至温泉(唐古拉兵站),继续上坡47km到海拔最高点5234m的唐古拉山口;

(2)当日里程108.0km、平均坡度0.487%、累计爬升901.99m、最高海拔5234.3m、最低海拔4711.2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温泉,唐古拉兵站附近可能有补给);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十四工区(天下第一道班)。
4、沿途景点:

(1)“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是沿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并是长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海拔6000多米,是长江的源头。它脚下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场。四、五月间的高原,江河凝缩成晶莹的冰川,浪花沉默成无言的冰雕,曾经呼啸肆虐,湍急奔腾的江河静静地安眠着。唐古拉山口,公路海拔5231米,铁路海拔5072米。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视野开阔望得远。这一带是一片冻土,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山口天气极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

(2)1954年建成的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55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在这条世界上最高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109养护点工区1990年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数十年来,几代藏族养路工人在高原生命禁区里,无论寒暑抢险保通,为西藏生命线的畅通默默奉献。近年来,他们秉着人道主义精神,义务救助被困自驾车辆和遇险骑行驴友。仅仅在今年,他们已经出动救援200多次。获救人员纷纷在道班救助站内的留言簿上,甚至是墙上写下发自肺腑的留言,表达谢意。109养护点已经成为唐古拉山口的一座生命救助驿站。

D15.天下第一道班-安多,里程77.2km,累计1517.3km,路书:2826518

1、线路及行程:第一道班(海拔5060.6m)-29.5km-头二九山(海拔5143.6m)-47.7km-安多(海拔4685.5m)

2、全程路况:

(1)起伏上坡29.5km,到达海拔5143.6m的头二九山;然后缓下坡47.7km至安多县;

(2)当日里程77.2km、平均坡度0.626%、累计爬升280.33m、最高海拔5149.3m、最低海拔4685.5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安多县。
4、沿途景点:

(1)安多县,隶属于西藏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东与青海省治多县、杂多县、西藏聂荣县为邻,南与色尼区接壤,西与班戈县、双湖县搭界,北靠青海省格尔木市,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安多幅员广大,地形复杂,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全国最大的自然资源处女地。草场广阔,其中安多草原是藏北四大草原之一。安多县还是一个天然的野生动物王国,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岩羊、盘羊、黄羊等野生动物。此外,境内还有8做古寺庙。

(2)头二九山,也称,妥巨拉山(又名小唐古拉山,海拔5170m)。

D16.安多县-那曲县,里程135.6km,累计1652.9km,路书:2826565

1、线路及行程:安多县(海拔46772.3m)-40.9km-札仁镇(海拔4647.3m)-94.7km-那曲县(海拔4504.9m)

2、全程路况:

(1)全程大起伏道路;

(2)当日里程135.6km、平均坡度0.288%、累计爬升797.42m、最高海拔4883.5m、最低海拔4503.8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札仁镇有补给);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那曲县。
4、沿途景点:

(1)那曲县,隶属于西藏那曲地区,是藏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通讯中心。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偏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南与当雄县接壤,北与聂荣县、安多县相连,东与比如县、嘉黎县相靠,西与班戈县毗邻。

那曲位于西藏偏北处,地处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高寒缺氧,气候干燥。这里有翻滚的云、粼粼的水波、连绵的群山和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特别是八月里举行的盛大那曲赛马会更增添了一份悠扬与豪情。

(2)那曲河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怒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河流深入青藏高原内部,源流称纳金曲,南流入错那湖,在那曲市色尼区东流称那曲河。

(3)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羌塘草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西藏面积最大的纯天然草原!这里有多样的地貌戈壁、草原、湖泊、山川和美丽迷人的景色。

D17.那曲县-谷露镇,里程93.3km,累计1746.2km,路书:2826602

1、线路及行程:那曲(海拔4507.4m)-25.7km-罗玛镇(海拔4524.7m)-67.6km-谷露镇(海拔4686.3m)

2、全程路况:

(1)全程起伏上升道路;

(2)当日里程93.3km、平均坡度0.318%、累计爬升695.8m、最高海拔4754.0m、最低海拔4480.1m。

3、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罗玛镇有补给)。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谷露镇。
4、沿途景点:

(1)罗玛镇,那曲县辖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那曲镇22千米。罗玛,藏语为“南方”之意。境内贡曲河、俄曲河、末曲河、那曲河、江曲河、由曲河等河流纵横交错。镇政府驻地栋勒村。人口以藏族为主,另有汉、回等民族。

(2)色林错,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曾名奇林湖 、色林东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

D18.谷露镇-当雄县,里程73.3km,累计1819.5km,路书:2826772

1、线路及行程:谷露镇(海拔4684.5m)-32.3km-藏北八塔(海拔4580.3m)-8.8km-乌玛塘乡(海拔4442.6m)-11.4km-龙仁乡(海拔4342.9m)-20.8km-当雄县(海拔4285.1m)
2、全程路况:

(1)前46.5km起伏下降道路,以后道路平坦;

(2)当日里程73.3km、平均坡度0.575%、累计爬升286.35m、最高海拔4684.5m、最低海拔4276.5m。

3、行程安排:

(1)午餐安排在乌玛塘乡或龙仁乡;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当雄县。
4、沿途景点:

(1)“藏北八塔”,是藏北草原的守护者。位于青藏公路当雄至那曲约三分之一段路旁苍茫的大草原上,兀立这一组塔群使草原又带上了几分神秘悲壮的色彩。藏北八塔是整个藏北高原最为神圣的祭拜处之一,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景点。

(2)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纳木错不靠近国道,距当雄约70km。但中途要攀过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这个山路比青藏线上任何一个山路都要陡:在不到20公里的路段要爬升800至900多米。 过了山口下坡后, 还要骑20km左右才到扎西, 很可能是逆风。

D19.当雄县-羊八井镇,里程73.9km,累计1893.4km,路书:2826790

1、线路及行程:当雄县(海拔4284.0m)-22.8km-宁中乡(海拔4218.3m)-26.3km-念青唐古拉山(海拔4568.7m)-6.4km-拿多拉山(海拔4602.0m)-18.4km-羊八井镇(海拔4291.0m)

1、全程路况:

(1)前30km道路平坦;30-49km爬坡路段,海拔上升300m;以后为下坡路段。

(2)当日里程73.9km、平均坡度0.54%、累计爬升489.47m、最高海拔4602.2m、最低海拔4208.8m。

2、行程安排:

(1)今天中午没有食物补给点,请提前预备好干粮和饮水;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羊八井镇;

(3)如不打算游纳木错,也可把D18、D19两天合起来骑。
4、沿途景点:

(1)念青唐古拉山脉属于断块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西南部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同时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东南靠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念青唐拉是藏地三大神山(冈底斯、念青唐拉、玛积雪山)之一,也是九大神山之一,更是十三大神山之首。传说纳木错与念青唐拉曾经是一对恩爱夫妻。而根据雍仲苯教护法经、家族史以及神山祭祀文等苯教典籍记载:唐拉是雍仲本教的神山之一,是母子护法的四大眷属之龙度唐拉,也是古藏文化史记中较有影响力的著名神山。而纳木措为雍仲本教五骑羊护法母子的圣地,也是唐拉神山的明妃。它与纳木措是修行之人的主要修行圣地。

(2)拿多拉山位于当雄县境内,是拉萨到纳木错的必经之地。地形开阔、山势挺拔,山上白雪皑皑,山下草肥水美,圣洁如神山屹立,润物若世外桃源。

(3)羊八井镇,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91.8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热田地势平坦,海拔4300米,南北两侧的山峰均在海拔5500~6000米以上,山峰发育着现代冰川,藏布曲河流经热田,河水温度年平均为5℃,当地年平均气温2.5℃,大气压力年平均为0.06兆。附近一带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青藏、中尼两条公路干线分别从热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交通尚为方便。

D20.羊八井镇-拉萨市,里程89.2km,累计1982.6km,路书:2827093

1、线路及行程:羊八井镇(海拔4288.6m)-24.0km-德庆镇(海拔3988.6m)-22.7km-马乡(海拔3900.1m)-14.9km-古荣乡(海拔3811.2m)-22.8km-堆龙德庆区(海拔3659.5m)-14.8km-拉萨市(海拔3465.3m)
2、全程路况:

(1)全程下坡道路;

(2)当日里程89.2km、平均坡度0.731%、累计爬升97.18m、最高海拔4288.8m、最低海拔3640.0m。

3、行程安排:

(1)午餐可以在沿途解决;

(2)晚餐和住宿安排在拉萨市。

4、沿途景点:

(1)堆龙德庆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拉游河南拐弯处及其支流堆龙河南岸。堆龙德庆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游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5500米,最低海拔3640米,相对高差约1860米。沿堆龙河丘陵起伏,群山连绵不断。念青唐古拉山的两条支脉,逶迤县境南北。西北部为堆龙河谷区,有明显的高原河谷垂直气候特征。东南部属拉萨河谷区,地势平坦开阔。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候区。雨季降水集中,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日照时候长,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440毫米。

(2)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海拔3650米(要防内源氧缺乏症),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

拉萨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拉萨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相对于全国和自治区其他地市,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

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关于“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们从高气压的地方进入低气压之后,产生的身体的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在高原反应的里头它是我们高原地区独特的一种疾病,它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心悸、胸闷、心慌、呼吸困难,这种症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跟气压降低以后肌体缺氧有一定的关系。

高原反应临床症状里头最最典型的是头痛,这种头痛多半发生的部位在额部和我们双侧的颞部,而且这种头痛在清晨起来的时候最重,这就是高原反应的一系列表现。

一般来说,在海拔2000米处,人在暗处的视力已开始减弱,记忆力开始受影响,多数人开始觉得简单的算术也变的困难,判断力下降,但对熟练掌握的事情仍能完成,并且,在海拔2000米时不会发生肺水肿。而进入高海拔地区后,随着氧气的减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可能因为水分潴留而造成肺水肿和脑水肿,专家认为,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少尿的人比多尿的人更容易患肺水肿。
而且平原人一入高原就发生严重高原反应的并不多见,通常是在进入高原2-3天后,出现反应的可能性最大,许多症状,比如肺水肿,脑水肿不会因吸氧而得到缓解,而是需要转入低海拔地区进行治疗,所以,高原反应的病因主要不是因为缺氧,而是长期持续的缺氧。
“高原反应”的预防:
1、如果要在高原久留,则不宜迅速从低海拔至高海拔,理论上,每天上升的海拔高度应在300-500米为宜。而且不要进入过高的地区,在5400-5800米的高度,藏族人也会出现一些反应,更何况从平原来的人呢。
2、不过分运动,不剧烈运动:进入高原,要劳逸结合,休息好,过分运动和剧烈运动只会加重高原反应的出现。
3、注意饮食:多喝水,有条件的话,要多喝热水,适应当地食物,如酥油茶。并且多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高糖,高维C,高蛋白的食物。
4、备用品:可备用氧气瓶,红景天。但这些只会缓解症状,不会根治,如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应尽快转入低海拔地区进行适应性恢复或进行治疗。另外,红景天这种高原植物的提取物,不适宜长期服用。
5、小窍门:到高原后,头痛是一个最常见的反应,如出现头痛,用布带勒紧头部会缓解症状。如果发生呕吐,有条件喝些热水,但不要喝凉水,喝凉水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呕吐。

走藏地必须学会三句藏语:

其一“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一句“扎西德勒”能让任何人笑意盈盈。

其二“图切吉”,意为“谢谢”。

其三“敏度”或“毛(三声)之敏度”,意为“没有零钱”。

西藏禁忌:

1、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忌讳直呼其名;2、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3、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4、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5、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6、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7、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8、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9、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10、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11、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12、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上海-西宁(火车)

Z376 08:57-13:07(次)、K2186 10:57-20:45(次)、Z164 20:02-21:00+1(次)

车票:硬座 254.50、硬卧 434.50、软卧 687.50

2、拉萨-上海(火车)

Z164 11:30-11:58+2

车票:硬座 402.50、硬卧 793.50、软卧 1262.50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