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方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钱不能都叫欧洲人赚去。据我所知,有一些中国人也在筹划经营本土奢侈品了。烟酒茶是中国传统奢侈品的强项,中午跟一位做高档茶生意的朋友吃饭,他不但要控制茶园,比如确保是儿子树不是孙子树,确保无污染,还提供订制化服务,请教授级工艺师根据客人需求题字,弄限量版甚至孤版。我觉得至少从意识上有点意思了。
谈起奢侈品,可能有一个误解,认为必须有年头有传承有故事(最好是名人故事)才称得起奢侈品。我认为未必。拿手表来说,法兰穆勒、宇铂等也就二三十年历史,但都是公认的奢侈品;倒是浪琴,历史比劳力士长多了,早先也很尊贵,更有故事(第一个单人驾机飞越大西洋的林白就戴他们家的表,当时的轰动效应不亚于阿姆斯特朗戴着欧米茄登月),但由于持续采用eta机芯,今天已经没人觉得浪琴是一个奢侈品牌,甚至处级干部佩戴不但不怕被人肉,还担心掉价。
撑起奢侈品的三大要件,我认为,一是顶级材质,二是顶级工艺,三是订制化服务。然后才是市场营销(讲故事)之类。拿高级男装来说,意大利和英国是两大源流,固然彼此标榜风格不同,比如意系喜欢无垫肩,而英伦范儿偏要整成机甲战士style,但意大利高级成衣公司多半是从顶级面料商起家,吹嘘自家面料多么高级还怕没有说服力,甚至要强调垄断原材料产地,这种羊毛只出产于某块草地一年只能割多少斤等等。相比,英伦范儿在原材料方面好像没什么竞争力,什么混纺粗呢早先多半是屌丝渔民的御寒之物,于是英国人就强调订制,你来萨维尔街呀,我不但量你个七荤八素,还保留包括你老二的尺码直到天荒地老火星撞地球。那么卖成衣有什么可讲呢?我们家虽然没量你,可是量过丘吉尔的,叫你觉得穿上隐隐然也跟老邱拉上点关系。
三大要件里边惟有顶级工艺这个事比较难讲,以中国妇女的心灵手巧,如果上心,难道锁个边儿跑个缝儿真就不如意大利英格兰(又不是踢足球)?于是人家标榜纯手工,好像手工就是比缝纫机跑得直!如果觉得纯手工不牢靠,下一步就强调是男裁缝,可能是男裁缝肺活量大憋得住气手比较稳的缘故。要是男裁缝还不牢靠,就说几代男裁缝单传的,娘胎里就开始练!有一次买衬衫,很显然本大叔这个class跟订制和纯手工没有半毛钱关系,于是店员告诉我这件衬衫是半手工。我问什么叫半手工,他说你看,衬衫下摆两边这两块小布是纯手工钉上去的!我这里没讽刺他家的意思,只是讲工艺,想方设法也要告诉你是千万里外有个家伙专门为你亲手缝上去的。这是奢侈品的不二法门。
回头再来看看我这位做茶的朋友,他几乎凭着本能(当然也可能是艰苦学习深思熟虑而没告诉我)接近了奢侈品的真义:他控制了茶园,确保原材料的高标准;他跟教授级工艺师合作,确保顶级工艺特别是纯手工(按照客户要求题字);他提供订制化服务,如果你多付钱则确保是孤版,否则也是限量版,因为他的工艺师朋友既然做到教授级就不可能一件作品写一百份。问题只是,茶园控制了,空气能否控制?咱们国家雾霾这么严重,你懂的。教授级工艺师朋友了,万一这朋友过两年不打算干了,他儿子愿不愿意接着干?所以,奢侈品也没这么简单。据说日本最多父子相传的百年老店,于是烙个饼糊个信封都能卖出奢侈品的价钱,貌似中国人还真没这个长性。这方面我们中国人其实跟美国人挺像的,什么东西一好卖就赶紧琢磨着怎么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开分店。只不过,美国人这么干是有人家的哲学理想的,人人平等没有贵族,好东西就要做到人人都能享用,所以美国再强大再先进也不搞奢侈品(倒是欧洲人给iphone保护套镶钻石)只搞慈善捐款。我们中国人呢?
我还有一个特别聪明敢干的朋友,理想是做中国style的奢侈品。研究了几年,发力领域还真被他找到了,做佛教用品。本大叔必须说,这个点太贼了!一方面好多中国人现在急需信仰,佛教是个好信仰;另一方面,既然信仰,就不怕多花钱,你只要真做得好,不怕没人买。他也时不时传一些他做的佛像啊佛珠啊照片给我看,真心好看。这里我只想给这位朋友几点建议:第一、你的佛像能否确保使用顶级材料,甚至垄断这些材料,并且保持原材料品质的稳定?第二、在你多年擅长的加工领域,能否确保优质的人工而不是批量交给打工小妹?第三、提供订制服务。然后,才是然后。
但愿不是我太傻,我也真心期待这些朋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