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舌尖上的河南

时间:2024-01-12 00:49:41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舌尖上的河南—寻味濮阳当地特色美食,看看那些你都没吃过

其制作工艺是选用优质羊肉,香料用石磨磨制,抹在羊肉上卷制,用木柴烧火炖制而成。其色泽深红,香气扑鼻,香而不膻、鲜而不嫌、艳而不俗、烂而不腻、营养丰富,集滋补、壮阳、安神于一体,且老少皆宜。

其制作工艺是选用优质羊肉,香料用石磨磨制,抹在羊肉上卷制,用木柴烧火炖制而成。其色泽深红,香气扑鼻,香而不膻、鲜而不嫌、艳而不俗、烂而不腻、营养丰富,集滋补、壮阳、安神于一体,且老少皆宜。

濮城滑脊汤属濮城名吃之一、以汤香味美为特点。

滑脊汤的做法:将新鲜的猪瘦肉细细洗净,切成薄片或条,用食盐、味精码味;然后取芡粉用开水烫成熟浆,或将芡粉搅成糊状。把肉片逐片挂匀糊状芡粉下入汤锅中,用小火炖约十五个分钟,再放入生姜颗粒、蒜沫、葱丝、胡椒粉等等,并用精盐、味精、香油调好味,尤其加上老陈醋,起锅舀出,那热气腾腾的碗中,盛装登场的便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味的滑脊汤了。

其制作工艺是选用优质羊肉,香料用石磨磨制,抹在羊肉上卷制,用木柴烧火炖制而成。其色泽深红,香气扑鼻,香而不膻、鲜而不嫌、艳而不俗、烂而不腻、营养丰富,集滋补、壮阳、安神于一体,且老少皆宜。

用绿豆或红薯淀粉掺水在锅内熬成稠糊状,盛于盆内冷凉成透明体块状,俗称“凉粉块”吃时划成小块,可加蒜汁、醋、香油等调着吃,俗称“调凉粉”,也可加油、葱花炒熟吃,俗称“炒凉粉”。

在濮阳,无论是在星级饭店的宴请中,还是在街头小店的随意品尝中,主食几乎都少不了一样---------范县大包子。它以皮薄、馅香、味美赢得了龙乡广大食客的厚爱。北魏时期,孝文帝在一次考察民情时品尝了大包子,感觉其味美可口,赞誉其为“天下第一大包子”。北宋时期,水泊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在范县以开小店为生,熬稀饭、做包子,迎接来往的英雄豪杰。因二人侠肝义胆、杀富济贫,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他们所做的包子也就随着他们的名气传播开来。

濮阳糟鱼:先说鱼。一提到吃鱼,恐怕不少人都有过鱼刺卡喉的体验,可是当你品尝到“濮阳糟鱼”后,却是另一番感受:鱼肉鲜嫩,鱼刺酥香,鱼肉鱼刺都是入口美味。“濮阳糟鱼”是豫菜的经典名肴,多流行于豫北和豫东一带,新乡、濮阳及商丘许多乡间厨师都能烹此菜。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