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超详细的学开车步骤

时间:2024-01-12 09:40:29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第一阶段练习
步骤:
一、起步,
1。离合器采到底,挂一档。
2。开左转向灯。
3。鸣喇叭
4。看一下左后视镜,松手制动。
5左脚抬离合器。(挂二挡时关掉左转向灯)
二、停车。开右转向灯,踩刹车,踩到车速10至20码,再踩离合器,看一下右后视镜,等车停稳后做以下动作:
1。拉手制动。
2。脱空档。
3。关右转向灯。先抬离合器,后松刹车。
第二阶段到公路上体验起步停车。
第三阶段学倒库移库。
一、直线进退。
二、倒库:
从右边倒,在右侧三角窗口看到中间桩杆,方向盘往右旋转一圈,看见右库边两桩杆重叠时,方向盘往右转死,看见左库第一个桩露出20公分时,方向盘向左回一圈,车行直后,方向盘向左回一圈,眼睛看见左库前面的线后停车。
三移库:左库移右库,
1。挂一档,方向盘往右转死,
2。松离合器,车头转到中间桩杆20公分,方向盘立刻往左转死,车直后,回一圈或二圈。
3。挂倒档,方向盘往右转死,看见左库前面左桩与车头的那条经线对齐后,方向盘往左回死,车直后回一圈,停车,
4。挂一档,方向盘往右转一圈,车头边与中桩杆大概对成20公分,方向盘往左回二圈,车直后回一圈停车,
5。挂倒档,方向盘往右转一圈,
6。看右库边后面桩杆车遮挡了,方向盘向左回二圈,车直后方向盘向右回一圈,
7。方向盘往左一圈,车角对准左库前面两杆,方向盘向右回一圈,出库后,看见前面线与车边线大概重合一半时,方向盘往左转死,车直后停车,
8。挂倒档。方向盘往右一圈,倒车看见左库边两杆重合,方向盘往左转死,

9。眼看右镜子,右库边杆杈开20公分,方向盘往右打一圈,车直后,再往右打一圈,适当位子停车,
10。出库时,车头横边遮住前线,方向盘往右打死,
11。车头大概转45度方向盘回一圈,车直后方向盘回一圈。停车。

新手重温一下教练教的起步标准动作。呵呵。如果是你刚开完的,带*号部分可以省略。从上车开始:
一、调位置。前后距离,手动档主要调左脚,脚掌把离合踩到底后,脚略有余度为准。自动档调油门。脚调好,手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手以方便操作方向盘为准。靠背以舒适为准,每个人的要求都不同,但从安全角度看,尽量不要放得太低,躺着开车会影响安全带发挥作用。
*熟悉车。如果不是常用的车,先熟悉档位,灯光,喇叭等等设备的使用,不同车厂的设置不完全相同。打火前应先熟悉档位,其他设备可以在打火后熟悉*
二、准备打火。手动档左右摇动波棍,看看是否已经入档。自动档观察档位情况,标得很清楚的了。为保险记,应该养成手动档踩离合及刹车打火的习惯,即使车入了档,这样启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自动档踩刹车。这也是为什么先调座位后打火的原因。
三、打火。应该都会了吧。呵呵。如果钥匙拧不动,很可能是方向盘锁死了,边轻轻转动方向盘,边拧就是了。先打火再做其他事情的理由是可以先热着车。打火后,左脚先匀速慢慢松开离合,确认无挂挡后,右脚松刹车。
*四、调镜。左右倒车镜以看到车门把手为左右的标准。上下的标准为地平线(平路)在镜子上部1/3处。车内后视镜以看到整个后窗为准,如果后排有PLMM则自行把握,嘿嘿……
五、系安全带。除了自己,只要座位有安全带就提醒乘客系上。
六、热车。冷车起步,虽然有人说为了省油可以打火即走,不超过20公里就行。不过用脑子想想就知道,无论现在的工艺如何先进,带负荷的发动机和无负荷的发动机相比,在机油未到工作温度的情况下,伤害必然就必然更严重。何况,起步时,发动机的负荷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不是救人救火的,最好热车3-5分钟再走。其实也没多少油,大概相当于跑一公里而已。
六、起步。先打左灯(车停在左侧的打右灯),看镜(切记),确认安全后开始起步。踩离合,入一档(切记)。离合松开的步骤是:快-停-慢。快速找到半联动点,这个时候车开始轻微抖动。停在这个位置。松开手刹,老司机很多习惯先踩刹车再松手刹,所以你排队的时候,看到前面的刹车灯亮了,就是他准备走了,建议新手也养成这个习惯。松开手刹后,右脚慢慢放开刹车。很多新手一直放离合不会放刹车,车抖得厉害他也感觉不到,这个错误非常伤车。右脚轻柔加油,把转速提高到1200转。这个时候需要用到传说中的油离配合了:左脚匀速松开离合,右脚同时轻轻加油,保持转速在1200转左右,直至完全松开离合。
手刹起步。坡非常陡(例如车库),而且人多货多的重车状态下,松开刹车后,就算全部放开离合,车还是溜后。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手刹起步了。拉上手刹。一直放离合到车开始抖动。手刹不松开。保持左脚不动(不熄火的关键,斜坡起步离合一定不能放快了)。右脚开始慢慢加油,左脚离合配合(以车不激烈抖动,甚至熄火为准),到车有向前走的趋势(加多少,主要看坡和车的情况,不要太猛了,否则松手刹车就冲出去了),松开手刹。左右脚油离配合,慢慢提高转速的同时匀速放开离合。这里特别提醒的是,不要一直加油不松离合,否则烧了离合就不要怪我了。司机的高下就在油门控制上了,熟练的司机可以把转速控制得恰到好处,不温不火,看上去跟平地起步一样。很多刚刚掌握的新手则把发动机踩得震天响,搞不好还烧离合。在车库出口很容易看出一个司机的水平:狂啸着冲出来的,要么是水平有限,要么就是心情不好或者喝了酒。出车库像走平路似的,不温不火地匀速上来,说明他的油门控制已经有一定水平了。建议:手刹起步可以从平路练起。
七、回灯。很多新手会忘掉,搞得后面的司机以为他一直要变到最左道。至此,完整的起步动作完成。
*八、试刹车。如果不是你常开的车,起步后,尽快找机会试一下刹车

练习项目:起步停车

1.起步的方法和要领

起步时,关键是加速踏板(油门踏板)的踩踏板方法和离合器的回位方法。

*加速踏板的踩踏方法

加速踏板的踩踏量过小,离合器抬得过急,容易引起发动机熄火。相反,加速踏板的踩踏量踩得过大、离合器连接过急,容易引起汽车窜行。这些都必须引起注意。

*半离合器的感觉方法

发动机声音变大、车体开始抖动,判断汽车已经开始起步。掌握离合器半联动位置,可以防止汽车起动时窜行。

起步的顺序

一边将离合器抬起,一边轻轻地踩踏加速踏板。请记住正确的顺序。

2.停车方法

停车时,应早一点收起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的踩踏方法是:开时轻轻踩踏,慢慢加力,在停止之前逐渐减轻踩踏。

逐渐练习,掌握消除停车时冲击波动的方法。

1)停车的顺序

2.停车

要记住停车的正确操作顺序。停车时如果驻车制动器(手刹)制动力小,有时车会溜车。因此,驻车制动时一定要用力拉驻车制动杆直到听到“咯咯”声音为止。

上下车与驾驶姿势(图)(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13:53 人民交通出版社

座位和后视镜的调整

1.座位的调整

用一只手握住转向盘,另一只手控制座位调节柄,调整到使脚能将离合器踏板和制动踏板轻松踩到底。

将座位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2.内后视镜的调整

1)内后视镜的调整

保持正确姿势,面向正前方,手握后视镜边缘调整,调整到只要转动眼睛就可看到汽车后面的全部情况即可。

2)外后视镜的调整

外后视镜应调整到能看见车体部约占镜子横向1/4,车外物体占3/4;使地平线处于正中稍偏下的位置,以便能够观察路面上尽可能远的物体。

安全带的系法和摘法

1.系法

把安全带慢慢拉出,不要使其拧劲,将安全带扣到能听到“咔”的一声为止。若系得不正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摘法

用左手拿安全带,用右手按下安全带扣将其摘下。左手慢慢将其送回。

摘安全带时,不要将摘下的安全带马上撒手,以防安全带金属扣弹回,打碎玻璃或伤到人。所以,必须手拿安全带将其慢慢送回。

总结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下。

1.锁好车门

不只是要锁好驾驶席车门,还应确认其他车门是否锁好。

2.调整座椅

调整到能将各个踏板(尤其是离合器)踩到底,并能方便操作各种装置的位置为止。

3.后视镜的调整

以正确地驾驶姿势,将内后视镜调整到透过汽车后窗能很容易看到汽车后面的情况。用外后视镜看到车体占1/4,看到车体以外部分占3/4.

4.系好安全带

将安全带系好,直到听见“咔”一声为止。

坡道行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4: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练习目标:掌握坡道行驶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速度和挡位,避免在坡道上行驶时中途停车、后退现象发生。

一、上坡时的速度和挡位选择方法

汽车上坡行驶时,比平路行驶时需要更大的动力。

挡位和速度的关系:

坡道行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4: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练习目标:掌握坡道行驶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速度和挡位,避免在坡道上行驶时中途停车、后退现象发生。

一、上坡时的速度和挡位选择方法

汽车上坡行驶时,比平路行驶时需要更大的动力。

挡位和速度的关系:

二、下坡行驶速度与档位的选择方法

1)速度不太快时就开始制动。

2)挂到低挡。如果行车速度不快,再降一个档位。

3)比较长的下坡路段主要依靠发动机制动,以脚制动作为补充。

三、在坡道中途停车的方法

1.上坡行驶的停车方法

汽车上坡行驶时,由于坡度阻力车速自然会降下来,与平缓路段相比较只需轻轻制动。停车后用力踩踏制动踏板,防止汽车向后滑行。

与前车排队时,因为前车有溜车的可能性,因此要保持一定车距。

2.下坡行驶的停车方法

下坡行驶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会逐渐提高,比平缓路段需要的距离长。因为速度逐步增加,尽早踩踏制动踏板非常重要。

四、坡道起步的方法

1.使用驻车制动器(手刹)坡道起步

在坡道起步时,注意防止汽车向后移。操作必须迅速正确。

2.不使用驻车制动器(手刹)坡道起步

右脚踩住制动踏板,左脚将离合器踏板控制在半离合状态。

右脚制动踏板快速地移到加速踏板(这时稍稍用力踩踏加速踏板)。

车辆起动后,半离合状态下的离合器踏板轻轻回位。

3.在坡道上行驶时发动机熄火的处理方法

行驶在坡道上的动机熄火时,驾驶员非常容易紧张,应沉着操作。首先将车制动,不要下车,用正确的步骤重新起动发动机。

坡道行车(图)(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4: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4.坡道上发动机熄火的原因

*加速踏板踩踏不足。

*抬离合器踏板过急。

*挂错挡位。

*忘记放下驻车制动杆。

*注意:驾驶汽车,操作必须认真。

5.下坡时的起步方法

下坡时起步不是什么难题。利用下坡的坡度慢慢放开驻车制动杆,汽车就开始起步了。起步后选择适当速度的档位,轻轻地将离合器踏板回位。

附: 图解驾驶技巧,受用一辈子哦!

单(双)行道路行驶

在单行道路上(或没有划分中心线的双行车道路)正常行驶时,最佳行车位置是道路中间略偏右,也就是驾驶员坐在路的中心朝前开。

解析

1、便于控制方向:由于一般情况下道路是呈弧形中间高两侧低,中偏右行驶时车辆会向右偏行,这时只须左手将方向盘的自由行程轻轻向左带住就能控制车辆的直行方向。

2、有利于交会车和让超车:中偏右行驶,使车辆能以较小的角度驶向路边并将车辆摆平。

3、便于车辆急转弯:参照单行道路左、右转弯。
单(双)行车道右转弯

1、车辆行至距弯道约30米减速(或控制车速),并将车偏向左行驶,以到达弯道时在道路右侧留出足够转弯内轮差宽度为准则,在到达弯道时(打方向前)达到最理想的转弯速度。

2、根据弯道大小向右打方向,并注意保持(控制)车速。

3、弯道接近转完时:如果前方有来车,可将车辆朝路,并根据可否通行控制车速或停车;如果前方无来车或障碍,可将车辆直接向正常行驶路线回正;回方向时应根据弯道的大小掌握适当的提前量。

单(双)行车道左转弯

1、车辆行至距弯道约30米减速(或控制车速),并将车偏向右行驶,以到达弯道时紧*道路右侧(窄)为准则,在到达弯道时(打方向前)达到最理想的转弯速度。

2、根据弯道大小向左打方向,并注意保持(控制)车速。

3、弯道接近转完时:如果前方有来车,可将车辆朝路右侧回直,并根据可否通行控制车速或停车;如果前方无来车或障碍,可将车辆直接向正常行驶路线回正;回方向时应根据弯道的大小掌握适当的提前量。

单(双)行道路连续转弯

(示例)

下图是一条先左转弯后右转弯再向左小转弯的连续转弯道路

1、车辆行至距弯道约30米减速(或控制车速),并将车偏向右行驶,以到达弯道时紧道路右侧(窄)为准则,在到达弯道时(打方向前)达到最理想的转弯速度。

2、根据弯道大小向左打方向,并注意保持(控制)。

3.当车辆接近转完左转弯时,这时已经能完全看见前方道路是向右转弯,应适当提前回转方向盘,当到达右弯道并在道路右侧留出足够转弯内轮差宽度时,向右打转方向,同时注意保持最理想的转弯速度。

4、当右转弯接近转完时,这时将能够提前看见前方小左转弯及小左转弯后的直行路面的状况,最为常见的情形有以下两种:

(一)前方小左转弯或直行路面有来车:继续右转弯并参照左转弯要领进行左小弯道转弯,在左小弯道将要转完时,提前回转方向,将车辆靠直行道路右侧行驶,并注意根据前方道路可否通行情况随时减速或停车。

(二)前方小左转弯或直行路面无来车:在右转弯将要完成前,提前回转方向盘,忽略小左转弯,直接将车辆朝直行道路正常行驶路线回正,并可适当提前将车辆行驶速度提高。

档位吃作及运用

加减档(配档)基本原则:

档速与档位相适当:从最低档速到最高档速都是本档的适应范围,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使用最低或最高档速;

换档(加、减档):原则上只要达到档速范围,就能换档,档位的取舍要考虑车速、动力性和经济性;

拖档:低于最低档速一般称为拖档,拖档会使车辆行驶无力、前后窜动,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熄火;

升档:当车速达到高一档的速度时,就应该实施升档,一般来说,高速车在档升档时机为发动机转速3500—4500转/分;

退档:当车速接近档位最低车速时,就应该实施退档,高速车退档时机应该掌握在本档速度中—中偏低的范围内,最晚不能低于本档的最低车速;退档时机的选择应根据路面和动力需求来掌握;

不同路况下档位的运用:

提速加档:在未进入正常行驶速度前,应该尽量在本档将车速提高(发动机转速中偏高所对应的车速),以便加档后车辆行驶有足够的动力性;这一点在实施上坡加档时尤为重要;

保持档位动力性:上坡行驶和一般路面调整速度行驶时,档速应保持中速(发动机中速运转状态),使车辆行驶时有足够的冲力和速度可调节性能;

正常行驶:正常行驶时,速度不需要太大的调整,档速选择中偏低,以利于行驶的经济性;

下坡配档:

一般的非危险性下坡,档位可适当挂高,下坡阻力小,加速性能,加档操作可提前进行,挂高档可以节省燃料;

下长坡配档:下长坡时,为了避免长时间使用刹车,造成刹车减效和失效,应该挂相应的低档,利用发动机来牵制车速;配档的原则掌握在不需要长期使用刹车减速为度;

…………………………………………

换档操作:踩下离合踏板——迅速松开油门——将档换到所需的档位——根据档速配合适当的油门(或不配油门)、同时迅速将离合抬到接触点半接触状态——完全平稳后轻轻放开离合踏板。

油门与离合器配合及实际训练

油门与离合器配合又简称为油离配合,油离配合的快速与准确在驾驶操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有起步、换档后的吻合,坡道起步、坡道挂停等。

油离配合的两个关键操作是一次性油门配备到位和一次性离合接触点到位,油门到位应该略早于接触点到位,操作配合好的一般不会出现空油门(声)和车的前冲后拉感觉。

油门一次性操作训练:按大、中、小油门练习一次性搓压油门并稳住,搓压方向为前偏下方向,参考值为发动机转速表和发动机声音;

离合一次性接触点到位操作训练:先将离合踩到底——慢慢抬到接触点并稳住,记忆此位置——将离合踩到底并迅速回抬到原来的位置——反复练习以上动作,以能一次性抬到位并感觉车有稍动感为准。

油离配合操作训练:搓压油门同时抬离合——车有稍动感油门有沉闷声时,两脚同时稳住。练习到能轻松、准确操作为宜。

低速控制训练(多重起步法)

多重起步法:需要低于起步档(一般为1、2档)最低档速时,可以用“多重起步法”来控制行车速度,即可控吃作性强又安全实用;多重起步法的实际运用是非常重要,运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如:繁华地带跟车、场地车辆移位、准确转弯找点、实用倒车倒库、前、后短距离移动、繁华地段调头等等。

低速控制训练(多重起步法)

多重起步法:需要低于起步档(一般为1、2档)最低档速时,可以用“多重起步法”来控制行车速度,即可控吃作性强又安全实用;多重起步法的实际运用是非常重要,运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如:繁华地带跟车、场地车辆移位、准确转弯找点、实用倒车倒库、前、后短距离移动、繁华地段调头等等。

低速控制训练(多重起步法)的操作:

多重起步法顾名思义,就是将起步重叠,利用起步车速的惯性连接下一次起步,不断地重复操作,实现低于起步档的速度达到行车目的。多重起步法的初车速来源于起步车速,但其精髓是利用车速惯性。操作时要注意的是,因为并未真正地完成起步,达到起步档的最低速度或者达到油门所对应的起步档速度,所以离合器踏板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完全放开,而是根据起步过程中已经达到的车速来利用其惯性,利用惯性时需要踩下离合器。

操作方法:配油门抬离合到接触点——预计车速可利用惯性时,踩下离合并松开油门——车速慢至快停或停下时再次配油门抬离合到接触点——重复操作以上动作;

当路况需要车速是走走停停时,一般宜用1档重复起步;当路况需要车速慢慢快快时,一般宜用2档做得复起步;

多重起步法正确、灵活运用:

1、多重起步法可根据需要与半联动(又称压离合)配合使用,可实现坡道跟车又能减少离合器磨擦片磨损和磨擦发热;

2、当前方(或后方)情况接近时,踩下离合器利用惯性,感觉有安全隐患时,可同时护住刹车确保行车安全;

3、有安全距离时实施起步延伸车速,接近目标时利用速度惯性,利用慢性时(踩下离合)可随时实施制动和实施车辆转向。

现在驾照分类

驾照类别:A1、A2、A3、B1、B2、C1、C2、C3、C4、D、E、F、M、N、P,共15个类别

准驾车型及代号如下:

大型客车    A1  大型载客汽车

牵引车     A2  重型、中型全挂、半挂汽车列车

城市公交车   A3  核载10人以上的城市公共汽车

中型客车    B1  中型载客汽车

大型货车    B2  重型、中型载货汽车等

小型汽车    C1  小型 、微型载客汽车等

小型自动挡汽车 C2  小型 、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等

低速载货汽车  C3  低速载货汽车(原四轮农用运输车)

三轮汽车    C4  三轮汽车(原三轮农用运输车)

普通三轮摩托车 D  发动机排量大于50ml的三轮摩托车

普通二轮摩托车 E  发动机排量大于50ml的二轮摩托车

轻便摩托车   F  发动机排量小于等 于50ml的摩托车

轮式自行机械车 M  轮式自行机械车

无轨电车    N  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P  有轨电车

希望这些知识对各位学习驾驶的朋友有所帮助。在实际的操练中各位朋友如果能够想起这篇文章中的一两条就已经是我莫大的荣幸。另外知识是死的,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最后,预祝大家能够把车驾驶的越来越好!!!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一个海归的揭秘让你惊诧

最近,一个好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车祸去世,他的小孩才3岁。参加完葬礼,想起小孩子挂满泪珠的小脸, 彻夜难寐。上百度一搜索,发现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们以世界3%的汽车保有量,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车最危险的地方。大多数网友都把车祸多的原因归咎为中国司机素质低。

本人在中国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硕士,在美国考的车牌, 后由于工作原因,在不少国家开过车。我从来不觉得美国人的素质比中国人高很多。

新奥尔良风灾中,美国的大兵是带着冲锋枪去灾区救援的。如果他们不带枪,当地就会有人打、砸、抢。 汶川地震时解放军有带枪吗?“素质论”掩盖了车祸多的真正原因,也撇清了交管部门的责任。

以下是我在国外和国内开车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1、在美国学车的时候,教车师傅第一课就告诉我,后方45度左右的地方是左右后视镜的盲点。如果超车后换线,必须要略转一下头, 以眼角的余光确保盲点位置没有车才能换线。如果你跟在别人的车后面,最好不要长时间呆在前车的盲区,以免对方看不见你而突然转向。

这个盲区,所有欧美国家的司机都知道,南美和东南亚等地的朋友也都知道,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在中国,我们交学费去驾校学车,教车师傅有教过你盲点吗?没有,因为他们的师傅也没有教过他们。我们只能自己从车祸中以血的代价来领会。

2、中国的交通要改善,驾校是第一个要动刀的地方。我再说两个例子:

a、在美国超车后换线,师傅会告诉你,在后视镜中看到了后车的前轮才可以换线。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很强。但在中国没有人教这个,偶而有师傅教的话也只是说50米或60米。在后视镜中你怎么能知道50米有多远呢?

b、关于远光灯,所有的美国司机都知道,起雾时不要打远光灯,因为反而看不清楚;另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乱开远光灯,如果你干扰了对面车司机的视线,撞到你了是自己倒霉。中国的教车师傅不教这些,他们老是强调要眼明手快,好像只有反应快才能在路上活下来。基本的安全知识反而不教。

3、在美国,如果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交/警至少在200米以外就在地上放置冷光蜡烛(防风), 提醒你换线而在中国,交警顶多在几十米开外放一个荧光的警示牌,等你看到了,离故障车也就 剩下几秒钟的反应时间。

4、在中国,交管部门喜欢在车道中的隔离带建花坛,有些地方甚至连高速公路的隔离带也有花坛。这种做法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花坛建在路中间容易让司机分神, 用隔离栏最实用,还便宜。另外,花坛在维护的时候,停在路边的园林车、洒水车都很容易造成追尾。要美化市容,花坛可以建在路边。如果中间一定要种花草,能不能采用不需修剪和免浇水的品种?

5、我回国已经10年了,在国内也开了10年车。我跟普通的中国司机一样,偶尔图方便也会犯犯规,比如双黄线左转等等。但在国外就不敢,我觉得我的个人素质没变(普通人一个), 在国外小心谨慎,是因为国外违规的成本远比国内高。

有一次在郊外,凌晨两点在65英里的高速上开到80英里也被警车拦住罚款。美国的交警大都是流动执法,会从任何一个地方冒出来,让你不敢心存侥幸。

反观国内,我们的交警很喜欢呆在十字路口。 很多地方还让交警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我一直没想明白,路口不是有交通灯吗?中国交警编制增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车辆,有限的警力还是应该用在刀刃上,十字路口还是交给红绿灯吧。

6、最后我想强调一个观点,交通管理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是一门科学,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美国有科研人员研究了全美事故率最高的10个十字路口,发现了一个普遍问题,这些十字路口的交通灯都不够高,不够多。如果前面是个货车,跟在后面的车就看不见交通灯变化,容易造成追尾。按他们的研究对交通灯进行改良后,发现第二年事故减少了15%。

如果这个研究结果正确的话,90%的中国红绿灯都有改善的空间,而且一改马上就能见效。这样每年能挽救多少人命,减少多少损失?这些成果别人都已经研究好了,都是公开发表的,不用专利费,我们只要拿来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做?国家每年这么多代表团出访,每年花这么多钱去引进技术,比如高铁。为什么没有人肯花 时间去研究别人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的专业和工作和交通没有半点关系。我对交通管理的理解是一个普通驾驶者的粗浅理解。但我强烈反对以司机“素质差”来解释中国交通管理的落后。素质差的是我们交通的管理者,差的是管理的理念,而不是司机。

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该到改变的时候了。为了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和安全,请自觉安全出行,并给你身边的朋友看看,让爱传递到每一个人。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