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传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众武士绑了楼那富律,正准备推下殿去斩首,大殿上忽然闪出阿那罗奏说:“希望大王暂时平息怒火,听我说。这个楼那富律,虽然口无遮拦,其罪当诛。但现在王后还在病中,没有找到治疗的方法,现在杀人,似乎是不祥的预兆?依我看,不如先赦免了他,一起商议救冶王后的方法。”
妙庄王说:“既然老卿家替他求情,看在你的分上就饶了他。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给我推回来,重打二百军棍,然后关在死囚牢里受罪去。”
阿那罗几句话,总算救了一条性命,自然不好再说什么,自己回归了朝列。众武士将楼那富律松了绑,按倒在地,结实地打了二百军棍,押下殿送到死囚牢去了,还钉上镣铐,穿上铁链,让他受罪。
到第六天的晚上,典狱官清查监房时,大吃一惊!哪里还有楼富律的踪迹,只见地上的镣铐铁链都断裂成几段,上面还放着一张纸条儿,写着四句歌偈:
妙法从来净六根,善缘终可化元真。
观空观色都无觉,音若能闻总去寻。
典狱官立刻召集牢头们询问,他们都说在收监的时候,明明将他锁在总链上,因为是个重犯,还特地用铁链穿了头发,将他吊着。现在门都没开,他是怎么逃走的呢?于是大家点起火把灯笼,四处搜寻,可那里还有他的踪影呀?
典狱官职责所在,不敢怠慢,急忙去禀告提刑大臣。提刑大臣拿着了那纸条儿,连夜入朝启奏皇上。
妙庄王因宝德后病已垂危,正召集群臣在殿上商议后事,听到报告后,勃然大怒!要将提刑大臣革职斩首,治他个疏忽之罪。突然有一个官女,踉跄地跑上殿,跪倒在地奏称:“王后娘娘已经升天了!”
妙庄王一听这话,心中万分悲痛,眼泪长流,再也没有心情去问楼那富律的事,'霍'地站起来,直奔寝宫而去。
之后妙庄王悲伤过度,一切事务全权由各部大臣治理,忙乱一场,不在话下。那楼富律失踪的事,自然也没有再追究下去了。
过了几天,妙庄王忽然想起楼那富律留下的那首歌偈,拿来读了又读,觉得似懂非懂,高深莫测。突然间,领悟到原来是藏头隐语。第一、第二两句的排头上,明明嵌着三公主的芳名“妙善”二字:而三、四两句的排头上,是“观音”二字,实在弄不懂是什么意思。他想:“观,是用眼睛看。音,只能用耳朵听。眼睛是听不见声音的,这两个字连用在一起表示什么呢?”
妙庄王对于这四句偈语,虽得到明确的解释,但终于明白楼那富律,决不是寻常之辈,所以他能挣脱枷锁,如神龙般地破空而去。既然他已经逃走了,以后可能不会再回来了想找他也没用,索性就放弃这个念头。
而宫中的妙善三公主,她自从伤病痊愈以后,宝德后对她的行动总是异常注意,平时不放她到外边去玩,就是到园子里,也得命三五个宫女陪着,不准再做救蝉葬蚁的事。要是宫女发现这种事,不加阻止,闯出祸来,要被处以极刑的。妙善心地善良,生怕因为自己的行为,害他人受苦,增加罪孽,所以改变了不少。平时也不愿常到外边走动,终日在宫中看书静坐,闲时就和两个姐姐弈棋抚琴,排遣寂寞,一直安然无事。
万万想不到快乐的日子,因为宝得后生病而结束。其实妙善公主年纪虽只有七岁,但天性淳厚,一见母亲病重,心中就焦虑万分,每天求神问卜,愿折自己的阳寿,来延续母亲的寿命。无奈宝德后大限已到,不管你如何祷告哀求,仍然一点儿应验也没有。公主日夜陪伴着伺候汤药,时刻不离母亲左右,直到她弥留之际。
宝德后握着妙善公主的手,有气无力地说:“儿啊!娘等不到你长大成人了,留下你一个人,我是多么伤心啊!娘死后,你要孝顺父王,不要再使倔强的性子,让你父王多添伤感了。”说到这里,哽咽着不能再说下去,妙善公主听后胸中犹如万箭穿心,忍不住两行热泪直淌下来,眼前一黑,就晕倒在地。宝德王后也在这一霎间,长辞人世了!
当大家把妙善公主唤醒后,她不住地悲伤痛哭。众人里面,除了妙庄王以外,就数妙善公主悲痛得最深了。然而她在悲痛当中,却又了悟到一片禅机。她想:母亲辛辛苦苦生我养我,一直把我抚养到这么大,真是恩德似海,现在我还没有丝毫的报答,她已经离我而去了,这深重的罪孽,怎么消受得起呀?
俨然又想到慈悲的佛祖,她想:佛法能超脱世间万物,救度一切苦难,使它们能共同进入极乐世界,是最神通的大道。要想报答母亲的恩情,忏悔自己的罪孽,只有潜心向佛这一条路了。她有了这层想法,便发愿修行,立志做一个佛门第子。虽然有这样的愿望,但当时并没有告诉别人,只是自己每天诵经礼佛,把漫长的时间,都消磨在经卷里面。
正巧她有个死了丈夫的姨妈,也是个虔诚奉佛的人,在宫中做她的保姆,两个人在一起天天吃斋念佛,如水乳交融一般。有她做伴,妙善越发能感受到清修的情趣了。
但是妙音,妙元二人,看了她们的行为,心中不以为然,背地里总是偷偷笑她们傻,常常说:“生在王宫之中,本来大富大贵,却有福不会享,反而痴心妄想要修道成佛,真是让人不能理解?”她们在妙庄王面前也总絮叨这些话。
一开始,妙庄王心烦意乱,没有闲心思去问这些事情,以为这是一种消遣方法,至小妙善不会再去干救蝉葬蚁的事,使自己意外受伤,所以由是她去念经礼佛,但他万万没想到妙善却早已立志舍身佛门,发愿坚持到底了。
世上不管什么事,大都随心而至。妙善公主信心坚定,心中常想着西方佛祖,以及将来功德圆满,超凡人圣之后,如何救助世人的苦难,使他们能和自己一样到达极乐世界。因为常常有这种观念,不免就造出一种境界来。
这一天,她躺在床上似睡非睡,朦胧间忽然看到满屋大放光明。光明中佛祖现出庄严宝像,丈六高的金身,脚下的莲花遮地,头上的舍利子放射出万道金光。妙善见了,忙拜下身去,请求佛祖指点迷津。
佛祖说:“你尘世的劫难还没有解除,苦难还没有经历完,怎么能够成道呢?但只要你能坚定信念,修炼下去,心境自然能够一尘不染,如明镜一般,到那时世间万物你都能参透觉悟了。”
妙善又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道,佛祖说:“早着呢!要等你取得须弥山上的白莲花,有人送你白玉净水瓶,才是你成道的时候。记着!我去了。”
妙善只觉眼前金光收敛,眼前的景象都消失了。惊醒过来,才发现自己依旧睡在床上,那里有什么佛祖显灵?明明是一梦而己,可是她却认为刚才发生的事,的确是佛祖显灵,特地来点化自己的,于是信心更加坚定了。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
愿你能成为 / 你所在之处的 / 那道光明
|中国噶举中心|
让我们共同搭建一个没有边界的精神乐园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spiritual paradise without borders.
弟子,要坚定,坚强,上师一直在看护和注视你,你感觉到力量了吗?
Disciples, to strengthen, strong, Guru has been nursing and watching you,
yet you feel the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