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声乐的初学者来说,美声唱法的声音训练与技巧训练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逐步提髙的过程,许多认识是在反复的练习中才得以明晰。这个过程也许不是一帆风顺,常会出现困惑和走弯路的现象。
因此,在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思考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善于思考分析,善于从好的歌唱中发现其优点和长处的人,往往也是最容易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人。勤于思索和推敲的歌唱会帮助你得到事半功倍的成绩。
美声唱法的起源与特点
美声唱法源于欧洲的意大利,17世纪因歌剧的蓬勃发展得以发展壮大。美声唱法以音乐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为其特点,早期多表现为追求声音效果、炫技和程式化等演唱特点,后经多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独具的演唱特点:在呼吸与气息运用方面,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一定要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
在起音方面,美声学派把轻松、明亮、准确、圆润的起音看作是正确发音的关键,它是调整气息及喉头状态以及集中共鸣的最基本的手段。起音分软起音和硬起音两种,初学者宜以练软起音为主。
在音质方面,明亮、丰富、圆润而又具有金属色彩、富于共鸣的特殊音质,是美声歌唱的特征之一,人们往往从音质上来检验学派的正统性。在歌唱的灵活性方面,美声学派在练习时,通常会用快速的音阶、琶音、跳音或装饰音练习,或用花腔的华采段来训练歌唱者声音的弹性和灵活性,这是美声学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促进声音松弛而富青春活力,有利于延长演唱寿命。
渐渐地,美声唱法也形成了一套“美声”学派,美声唱法也是至今唯一能被声乐界公认为的最佳“科学发声法”。
美声唱法的运用与练习
怎样才能唱好美声呢?美声唱法中讲究的是声情并茂,以气带声,真假声混合使用。所以在练习或演唱时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件“管乐器”,如萨克斯。
身体要“空”,呼吸多采用胸腹式呼吸,保持气息通畅,用气息小心控制好“笛头(萨克斯接触嘴的地方)”即声带,使声带发出能够控制的声音,并与腹腔、胸腔及头腔产生共鸣,最后加上“字正腔圆”唱出优美的歌声!
同时,美声唱法在声音训练方面的各种技术也日趋规范。美声强调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要求“用气息托住声音”,肯定了胸腹式呼吸法,提出了用调整呼吸状态来调整歌唱状态的观点。 因此,吸气姿势同样非常关键:
关于模仿
在起始阶段,我们提倡多听听名家或其他人的歌唱,目的是去研究别人的技术、风格和对于各种要素的处理。但也应避免盲目模仿别人的音色。因为,同一个人的声音通过电流录音后会产生不一样的声音。
再就是听音响时不能丢掉谱子,有的人模仿大师的特殊处理,到最后唱得自由了,没了节奏,这也是不应该的。听后还应该回过头来研究谱子,严格按谱子来。
如何克服上台歌唱时的紧张心理
如何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意识
歌曲演唱过程中的处理
在对一首歌曲进行演唱处理时,要做到歌唱声音的强弱、速度、音色等方面的对比。歌唱声音的强弱对比处理是表达歌曲感情、音乐的有力手段。美声唱法有个技术特点就是演唱中使用的共鸣可以随歌曲内容而调整,愉快欢乐的情绪用头腔共鸣多点,叙述性的内容用口腔共鸣多点,悲愤、痛苦的情绪多用胸腔共鸣。综上所述,美声唱法是一个不易掌握的科学唱法,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学习与练习,才能达到更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