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民间故事:
吸烟的来历
宁陵县
提起吸烟,还有段曲折离奇,美妙动人的故事呢。
很早很早的时候,在一个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的山南麓有一个几十口人家的小村庄,住着一个聪明貌美,十八九岁的少年,他叫王郎。父母双亡,无兄无妹,心底善良,为人和气,村里人都喜欢他,他靠每天上山打柴,采药为生。
有一年大旱,草木枯干。一天,王郎上山打柴,回来的路上见一棵奇草,叶阔茎直,虽枯萎而油绿。王郎就用柴刀连土掘出来,小心看那棵奇草,在屋角前栽了起来,浇一水,第二天一大早,王郎起来看那棵奇草,已是青青绿绿,直直楞楞,走到跟前,似有香气扑鼻。王郎更加爱惜,每日回来,都浇上几碗水。
转眼夏去秋来,这棵奇草和有六尺多高,叶片肥厚,顶上开花,似泡桐又似牵牛,更加惹人喜爱。王郎更是精心护理。
一天,王郎打柴回来,放下柴担,就想生火做饭,见锅热气腾腾,开锅一看,白面蒸馍已做好,有菜有汤,心里很奇怪,再看屋里,衣裳已洗好补好,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各样东西都放得有条有理。一吃饭,很合自己的口味,王郎以为是村里人帮助干的,也没有往心里放。
一连三日,都象前天一样,王郎心里犯嘀咕:是村里人吧,该给我说一声,不是村里人吧,又是谁这样好心眼呢?他躺在床上反来复去,一夜没有睡着,第二天一大早,王郎拿起斧头,打起扁担,挽起绳子,又要上山打柴,可他这次没有走远,在离屋子不远的一块大石头后面躲了起来,他要看个究竟。
王郎伏在大石头后面,瞪着两只大眼睛往小屋方向瞅,忽然,那棵奇草放出金光,从花中飘然走下一位仙女,穿戴华贵,冰肤玉肌,佩环叮当,婀娜多姿,王郎明白了,这是仙女啊,这草原是仙草。只见这仙女转挪莲花步,揭开草苫,进了王郎的小屋。不一会,只屋里起了炊烟。王郎惊喜若狂,急忙从大石头后面一跃面出,向小屋跑去。扁担、斧子全都忘了拿。
仙女见王郎走进屋来羞得满脸通红,急忙站起身来想往外走。王郎恐怕她再回到草里去,上前扯住她的衣服,说道:“仙姑不要害怕,我本是打柴之人,请问仙姑为何这样帮助我?仙姑姓什么,叫什么,请给俺这凡人讲一讲,俺也就心里踏实了。”那仙姑见王郎神情端庄,语言诚恳,这才开口说道“我本是烟花隐士,九天王母娘娘命我在这山上当花总管,怎奈大旱,几乎丧命。恰遇恩人上山打柴,救我回来,又用甘泉浇灌,才起死回生,大恩大德,实难报答。”王郎喜自不禁,二人言来语去,情投意合,定下终身,于是指山为盟,指树为媒,撮土为炉,插草为香,对天朝地,结为夫妻,二人恩爱和美,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十分幸福。
不知怎么,这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差天兵天将下界捉烟花隐士是天受罪,一日中午,烈日当空,忽然狂风骤起,阴云密布。烟花隐士和王郎正在屋里,忽闻电闪雷呜,急忙跑出来观看,只见天兵天将站立云头,高声呼喊,“烟花隐士快来接旨,!”烟花隐士双膝倒,天将宣读王母旨意,“查烟花隐士不守仙规,私配凡人,触犯天条,着天将带回天宫受罚,”夫妻二人抱头痛哭,烟花说道,“妻走以后,王郎一定苦闷,那棵仙草,即是妻身,如果孤单难熬,可采叶数片,晒干以后抽上几口,就可以解闷排烦……。”不等说完,那天将不知用什么法子把烟花隐女给捉走了。
王郎哭得死去活来,以后便愁眉紧锁,茶饭不思,眼看命已难全。这时,他想起烟花隐士的话来,照着法子一吸,果然烦闷大减,因为叶子就是妻子的身子,所以王郎就叫这法子为“吸烟”。天长日久,一闷就吸,一吸就想起妻子烟花隐士,又叫“烟隐”。后来,村里人谁有不顺心的事,王郎就拿烟花隐士的叶子叫谁抽,还真灵验。为感谢烟花隐士,村里人就叫他烟叶,为了不再麻烦王郎,村里人秋天从草上采些种子,自已种着吸,不知过了多少年,换了多少朝代,也知那个文人骚士,竟说烟花隐士是风流人物来民间索取情债的。吸她的叶子会染病,就给“隐”字加个病字壳,就成现在的“烟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