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雅典学派

时间:2024-01-14 22:40:06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梵蒂冈宫签字大厅金碧辉煌,过道的两端各开一扇大门,侧面墙体有两幅巨型壁画,高近六米,宽达八米,画名《圣体争辩》和《雅典学派》。五百多年前,一位青年才俊在此搭起脚手架,他含辛茹苦工作数年,完成了几幅分别体现神学、哲学、法学和诗学思想的画卷,他为世界艺术舞台留下了永恒的瑰宝,画家的名字叫拉斐尔。

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把新落成宫殿的装饰任务交给年仅二十五岁的拉斐尔,眼光确有独到之处,他相信年轻人的才华,也希望画者用青春的热情去打破僵化的套路,创造出不朽的艺术经典。拉斐尔不负所托,《圣体争辩》用三层叠加,把造物主、圣母、基督、圣约翰及包括但丁在内的宗教史上的传奇人物置于同一个画面中,传达教权神圣,深得教皇喜爱。可教皇接受《雅典学派》却需要巨大的气量,毕竟画中人物都是教会宣传的地狱中人,现在这些下地狱的异教徒冠冕堂皇地占据着中心位置,哲学可以和神学平起平坐了。如此大逆不道还能坦然接受,说明时代变了,教权中心对异教的态度已有所改变。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宗教也与时俱进,教皇不但领导教众还希望统领世俗,哲学、法学和诗学正顺应着时代的潮流。

拉斐尔《圣体争辩》1508-1510年

中世纪教会宣扬的地狱世界共分九层,在地狱之门的周围是一群怯懦无为者,地狱之河后的第一层是未受洗礼的婴儿和信奉异教的伟人,代表人物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第二层是邪淫者,如海伦、克丽奥佩特拉等。把希腊先哲打入地狱,但丁曾有过不同看法,因为他们叱咤风云的时候圣婴还未降生马厩,天军也没有唱响哈利路亚,所以他们未能皈依实难怪罪。但教法无情,谁让他们生得那么?早呢?

拉斐尔《雅典学派》1509-1511年

《雅典学派》气势恢宏,在巨大的穹顶下,阿波罗和雅典娜石柱屹立两旁,白发苍苍的柏拉图手指天空,天是他的灵感来源,手里夹着的《麦提奥斯》诠释着他对终极神秘的关心。胡子拉碴的亚里士多德紧紧倚着老师,他手指大地,地是他的灵感源泉,另一只手抵着《伦理学》,他关心的是自然和人类。这场师徒之辩开启?了两千年哲学发展的?历史?。

赫拉克利特在?孤独中沉思,这位辩证法的祖师爷用“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来解释运动的永恒。正在书写的数学之父毕达哥拉斯心无旁骛,他用“万物皆数”来探索自然的奥秘。第欧根尼四肢摊开斜倚在台阶上,一个身体力行的苦行者,他根本不介意别人称他为狗,甚至信奉“像狗一样活着”,最后这种“犬儒主义”也发展为哲学。欧几里得被学生所包围,几何之父的定理示范吸引着众多弟子,他的《几何原本》被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群星荟萃的雅典时代是人类思想的黄金时代,这些跨度六、七百年的先贤先哲被拉斐尔集结?到同一幅画面中,在骄傲面前,关公战一下秦琼又有何妨,更何况,画家表达?的是古希腊的人文鼎盛,而画中的人物却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的容貌,连画家自己也置身其中,穿插在琐罗亚斯德和托勒密的中间,他自信地传递着一种思想,即文艺复兴也是和古希腊同样辉煌的黄金时代。

副篇

拉斐尔(1483-152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巅峰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作品是理想美和艺术美的高度结合?。

拉斐尔《圣母的婚礼》1504年

众多求婚者向玛丽亚表达爱意,只有约瑟手中的木棍开出花朵,大祭司把玛利亚许配给他,约瑟把婚戒戴到她的手上。这幅画体现?出刚过二十岁的拉斐尔绘画技艺的成熟。

拉斐尔《美惠三女神》1504年

美惠三女神源于一尊古代雕塑,是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拉斐尔的画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三女神手持苹果,姿态婀娜,希腊的古典美和文艺复兴的时代美得以完美融合。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赛宣传画

1990年意大利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曾以拉斐尔的变形画为宣传海报,三女神手里的苹果变成了足球。

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1505年

拉斐尔的许多圣母像都是以自己活泼的女友为原型,他的宗教画蕴藏?着田园般的诗意。

拉斐尔《自画像》1506年

俊朗、恬静、忧郁、平和,留下最美的瞬间,留住永恒的青春,那一年拉斐尔23岁。

拉斐尔《美丽的女园丁》1507年

圣母慈祥地呵护着耶稣和约翰,拉斐尔用田园牧歌表现圣爱的主题。

拉斐尔《加拉特亚》1513年

一位富有的银行家委托拉斐尔装饰山庄,拉斐尔根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创作此?画?。加拉特亚站在美丽的贝壳上,周围雀跃着海洋生物和丘比特,整个场景散发着异教的欢乐。健壮充满活力的加拉特亚和波提切利笔下不食人间烟火的维纳斯形成鲜明对比。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512-1513年

拉斐尔改变了中世纪以来的圣母形象,他把女性的温柔、善良和美丽注入到圣母体中,在《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怀抱耶稣脚踩白云而降,圣西克斯图斯、圣巴尔巴拉等图中人物均呈安详的动感。此画被认为可以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媲美。

拉斐尔《牧我的群羊》1514年

耶稣面对十一使徒(犹大已经不在其中),一手指着圣彼得,一手指着羊群,发出了“牧我的群羊”这一象征性的嘱托。

拉斐尔《捕鱼奇迹》1515年

耶稣复活显灵,庄重地任命圣彼得为总牧师(教皇)。画面动静有序、起止相合,和谐中透出神圣的宗教力量。

拉斐尔多才多情,极好人缘,受两任教皇器重,可天妒俊才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七岁。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