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五等爵位

时间:2024-01-15 07:57:21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西周自武王伐纣以后,周武王对伐纣有功的人进行了分封,在《封神演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功臣与先朝帝王后裔俱列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那么,在分封的这些诸侯当中,哪些是公爵呢?也许你认为只要带一个“公”字的就是公爵,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而正在的公爵其实没有几个,屈指可数!有史书记载的差不多就以下几个!

西周分封地图

1.虞(公爵,姬姓)

虞,姬姓,公爵。初封虞仲于山西晋南,虞仲是西伯君主周太王姬亶的儿子仲雍之后。武王灭商以后,找到周太王的后人泰伯和仲雍之后,当时章已已经是吴君了,于是就封在吴地;他弟弟虞仲于是就封在了虞地。

2.虢(公爵,姬姓)

虢,姬姓,公爵。初封周文王的弟弟,季历的第二子虢仲。虢仲与弟弟虢叔为周文王的卿士,两人在周朝做藏书官,都是周朝的功臣;而周文王非常喜爱两个弟弟。所以,周武王灭商以后,封虢仲于东虢,封虢叔于西虢之地,然后历史上出现两个虢国。历史学家用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分为东西两个国家。

3.宋国(公爵,子姓)

宋,西周诸侯国名,子姓,封于河南商丘。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故地,建立宋国。宋国地位特殊,与周为客,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祭祀商朝宗室。所以,地位比较高!

4.州(公爵,姜姓)

州,姜姓,公爵。历史上有两个州国,一个为姜姓州国(今山东),一个为偃姓州国(今湖北)。根据《山海经》记载:东夷战神蚩尤,莱、齐、纪、州、郚、向、纪国等均姓姜。姜姓大概出于蚩尤部族,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夏后相曾居此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

以上四个为公爵,“分茅列土”公爵享有50平方公里的土地,侯爵和伯爵享有35平方公里的土地,子爵和男爵享有25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他们的人口和军队数量也是有规定的,根据《论语·学而篇》记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古代战车

在春秋时代,天子拥有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也就是六十万人;大国公爵三军;也就三十万,中国侯爵和伯爵两军;也就是二十万,小国子爵和男爵一军,也就是十万。

在西周时期,齐国和鲁国享有公国的待遇,到春秋时代,侯爵和伯爵基本都享有公爵的待遇。比如齐国和宋国还有郑国等,他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人口已经达到了公爵的水平,甚至有些子爵都已经超过了公爵的地位,比如楚国。他在春秋初期第一个称王,但是他的权力和侯爵差不多。所以,有些侯爵国家名义上是侯爵,但是其影响力已经比公爵还要大了,所以都称“公”。

春秋五霸

在东周初期,周王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很多诸侯国家都没有称王,基本遵循“尊王攘夷”的策略。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越了周王朝,它们都已经不满足“公”的称号,都纷纷称王。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齐国都已经不满足王的称号了,曾经一度改称“帝”,虽然是昙花一现,不难看出他们已经不满足“公”的称号了。

按照周朝的分封制度,其人口和军力远远超过了天子的六军。所以,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尤其是春秋时代,诸侯国无论侯爵、伯爵、子爵都在称'公,因为他们的地位和人口已经超越了公爵。到战国时期,很多大国直接从侯爵称王,所以在春秋时代,诸侯国称“公”就不足为奇了。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