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盛大林

时间:2024-01-19 05:17:19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文/盛大林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认为中国应该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他说,英语教育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顶!——看到张委员的这番话,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字。

说起英语,我的心中就隐隐作痛——可以说,英语一直在影响着我的人生之路,只不过它是一种“负能量”。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次没有考上,主要就是因为英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拨乱反正”不久,教育百废待兴,英语教师奇缺,在俺出生并长大的穷乡僻壤更是如此。我上的村办初中根本没有英语教师,中考时的英语成绩只有1.5分(共50分),显然是在选择填空中瞎蒙所得。高中从ABC学起,直到高二结束,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到了高三,我意识到,如果英语不赶上来,高考完全没有指望,所以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英语上。语文课不上,数学课丢下,历史地理更不用说……一年的死记硬背,总算是摸出了一点儿门道。即使如此,在第二次高考中,英语成绩也明显偏低。——如果不是因为英语,我完全可以早一年考上大学,少受一年的应试折磨!

大学期间,英语也是我的梦魇。因为学校明文规定,英语通不过四级的不授予学士学位。要知道,我以前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说不出,听不懂,可大学英语的考试,100分中有15分的听力。毫不夸张的说,上大学英语课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听懂过,不折不扣地听天书。这意味着,我必须从85分中考过60分。这对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的我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为了过关,我只好又像高三一样,一门心思地学英语。回想起来,大学时很少上自习,但只要去上自习,一般都是背英语,这浪费了多少时间啊!——如果不是因为英语,我完全可以多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位非常赏识我的经济学家主动邀我考他的研究生。他明确地告诉我,只要公共课过线,专业课不成问题。但我不假思索就谢绝了,因为我知道英语这道关太难过!——如果不是因为英语,我或许也可以在经济学这门“显学”中取得一席之地,虽然这未必是最适合我的,但至少多了一种人生选择!

可是,英语这道关还是挡在了我的面前,那就是职称。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评副高都必须通过国家的英语统考。众所周知,职称英语的考试并不太难,我只要拿出几个月的时间,恢复高考时的水平,通过应该没有问题,但最终还是一次次地放弃了——我实在不想再受那种折磨,也不想浪费几个月的时间。不谦虚地说,如果通过了英语考试并申报职称,正高职称应该已经收入囊中。放弃是自己选择的,所以也谈不上后悔,但前不久的一件事儿还是刺激了我——有一天,儿子突然疑惑地问我:“爸爸,你怎么连个教授都不是?!”一时间,我竟不知如何回答。我真不觉得一个正高职称有什么了不起,但也不能不承认它是社会衡量知识分子的一个主要标准,有它总不是坏事儿——如果不是因为英语,我也可以成为真正的“教授”,这样,当有网友骂我“叫兽”的时候,我也不至于“惭愧”!

英语,都是因为英语!

自从勉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碰过英语。现在,当年学到的一点儿英语已经遗忘殆尽,但英语给我留下的创伤却一直没有愈合,甚至还在伤害着我。我相信,像我这样深受英语教育之害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张树华委员的大声疾呼,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

诚然,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但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用。对于某些学科比如中医、古汉语等专业来说,英语几乎派不上用场,为什么也要是必修课?对于某些人比如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从事外交外贸等对外工作,也从来没有想过到国外定居,为什么非要把英语学好?就算是偶尔需要出国,不是可以请翻译吗?术业有专攻,专业有方向,每个人在求学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地舍弃,比如高二分科的时候,要么舍弃物理化学,要么舍弃历史地理,既然那么多的学科都可以舍弃,为什么偏偏一门外语就必须“从一而终”呢?

学习语言是需要天赋的,就像是学习艺术一样。我一上学开始写字,没有人教,字就比其他同学写的好看,这就叫天赋!而对于英语等外国语言,我完全没有感觉,简直就像是鸡学鸭语。教育讲求因材施教,为什么英语就要人人必通呢?

很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过了四级、六级,甚至达到了“流利”的程度,但有几人在以后的事业中真正用上了英语?事实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终生都是徒有其技而已!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方面耗费的精力太多,在那方面花费的心思就会减少。很多人劳心费神地把英语学好了,却把自己的母语荒废了——汉语言水平的普遍退化,显然与“英语崇拜”有关。中国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外语学习上,而美国人却不是这样,这意味着美国人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实用的知识,这或许也是科技水平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

“崇洋媚外”一向是国人反对的,怎样才算是“崇洋媚外”?我认为,“英语崇拜”就是一种表现。“文化侵略”常常为一些人诟病,而语言就是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那么全民学英语是被人家的文化“侵略”,还是自己主动地文化“逢迎”?十八大报告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不能也来一点儿“文化自信”呢?

浪费了社会资源,降低了教育水平,导致了母语退化,扭曲了人才标准,损害了民族自信……几十年的英语教育完全是病态的——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我控诉!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