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亮逸(Randy Che)80后新锐摄影师主要摄影作品:在加拿大期间,车亮逸以动作、惊悚类型片早已晓谕加拿大、柏林各大影展。
回国后,他先后担任了电影《命运化妆师》、《甜蜜杀机》等影片的摄影指导,通过拍摄《小时代》系列为大家所熟知。
他的影片镜头语言十分丰富,长镜头、慢镜头的切换恰到好处,拍出来的作品画面唯美,构图讲究,灯光效果突出,运动感强,被业界称为“旋转的蓝迪”。在电影《爵迹》的拍摄上,成为华语真人CG电影摄影的第一人。《爵迹》根据郭敬明201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改编,讲述了在奥汀大陆之上,精通魂术的“王爵”与“使徒”在白银祭司的统领之下,为捍卫荣誉、争夺权力而发生的故事。影片上映以来大家关注的焦点多为真人CG的特效制作上,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部特效电影幕后的摄影师是如何工作的。电影摄影师采访了《爵迹》的摄影指导车亮逸老师,让他亲自告诉你拍摄真人CG摄影师的工作。以下为访谈内容节选。
成长经历○电影摄影师您是怎样开始接触摄影并学习摄影的?
12接触学习摄影这块其实是从小就开始的一件事。从十几岁开始我就非常喜欢电影,当时的状况是,电影院每个礼拜无论上映多少部电影,我都会在周末把每一部戏都看一遍,从小就是要决定做这一行。当然,那时还不知道会做电影摄影这件事,只知道自己想要做电影相关的事。在十多岁的时候出国去了加拿大,当时是想去到北美学习电影。之后真正接触到电影摄影是发现自己对幕后技术这一块更有兴趣。每次看人家拍戏的时候就想要知道这个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这种画面质感和颜色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当时有一个机会,在学校教授的推荐下进了在加拿大摄影工会的摄影组,然后做摄影助理、又做了跟焦员。当时我觉得自己可以做摄影师,就出来接一些小的活儿,从广告、MV开始做,慢慢的就越做越上手,在当地有了一点点小的知名度,所以很快从摄影助理变成了摄影师。就这样在加拿大工作了七、八年,当时在加拿大做了一两部影片的电影摄影师,之后因为个人因素搬回亚洲,2010年就开始在亚洲接触了电影摄影这一块。
电影摄影师您能谈谈自己有什么独到的工作方式吗?
12说到独特的工作方式,我不觉得有,跟其他摄影师做的其实是一样的。以我自己来说的话,拿到剧本,然后我会做一张图表,给剧本情绪上和故事转折上做一个曲线。我希望在自己电影里面的颜色方面上有变化,这些颜色可以表现情绪,或者是这场戏场景的气氛,所以这是我个人喜好啦。我喜欢给我的电影一些比较风格上的变化,无论是颜色、构图或是整体画面呈现的感觉。我也跟美术有着密切的工作关系,因为这些直接影响到最终电影画面呈现的结果,包括场景的颜色、陈设,画面里的饱和度,这些都是都是在拍摄前要做密切沟通的事情。
关于影片《爵迹》的摄影○电影摄影师在您历年来拍摄的作品中,主要和郭敬明导演合作较多,从《小时代》系列到现在上映的《爵迹》,从实拍摄影到全真人CG拍摄,这两种拍摄方式有什么不同?实拍电影跟真人CG电影他们在生产的过程上非常的不一样,可是就我作为一个摄影师创作的本质上来说,其实他们没有相距太远。在真人电影里面,我们选择镜头、机位来决定摄影机的移动、灯光、画面整体呈现的颜色或灯光的硬度。在真人CG电影里面其实我们要做的是一样的,一样是选择机位和镜头,只是我们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面发生,使用虚拟摄影机来告诉后期的动画师们,这个镜头我要放在这里,这个镜头我要用的是这个焦段,因为在虚拟摄影机里你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镜头和焦段。
当然,我们在真人CG动画里面每一个步骤都切开了,不是像在现场一样同时进行,一次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在CG里面,我们事先选择了机位、镜头和焦段,然后告诉我们所谓的 Layout Artist 。我们这一段戏要演员怎么走位,镜头要怎么移动,他们生成出来后,我们再跟CG渲染的部门,包括告诉灯光渲染的灯光艺术家,我们灯光是要从哪里来,灯光质感长什么样,然后我们一步步生成。他们每做一个版本就反馈给我们看,我们觉得需要修改的时候再返回去修改,就这样一层层的做下去,最终出来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其实就创作的本质上来说,它跟实拍片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生成的方式不同而已。
电影摄影师拍摄真人CG在演员的动作上会不会有限制,比如会不会因为设备的原因不能做一些很高难度的动作,系统捕捉在演员表演上有什么要求?动作捕捉对演员要求第一就是像大家看到一样要穿动捕服,上面有动捕神经可以捕捉到光点,基本就动作上会有限制,其实跟演员拍实拍片是一样的。忘记身上穿的服装,尽量还是让自己跟演实拍电影时一样的感觉,唯一会有干扰的就是,他们要在头上戴一个捕捉面部的摄影机。这个摄影机是一根杆子从头上延伸出来在演员的正前方,一开始演员会觉得这个东西有些干扰,通常拍过两上天后就不会注意到这个东西了,演员就习惯了这个环境。但唯一会干扰到的就是当两个演员要非常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两个人的摄影机常常会打到一起干扰到的一些状况。这种时候,我们就必须要用一些手法或者借位把摄影机避开,如果借位很大的话,我们后期再用动画把两个人借位的位置给拉回来。
电影摄影师拍摄真人CG需要灯光等设备的配合吗?在拍摄场地上,是否有选景的需求?因为是真人CG的拍摄,所以的确没有灯光设备的需求了。在一开始搭建我们的动捕摄影棚的时候,我有进去把灯光一次给设置好。灯光师为了服务动捕需求,所以这个灯光和我们之后在电影院看到的灯光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动捕棚的灯光需求第一要平均,完全没有影子,所以我们用了一些光质非常柔的光,但是还要达到一定的照度,这个纯粹是为了动捕需求。真正看到的灯光那些都是在后期跟灯光渲染老师沟通后,他们再在CG里做出来的。拍摄场地方面,也没有特别的需求,就是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但是对场景来说,只要跟演员有接触到物件我们都有做1:1的还原。
然后,演员在这个场景里会如何走位,会接触到哪些东西,有哪些桌子,有哪些椅子,这些全部都是在很事先还没有开拍的时候就会去定好的,这样演员和3D模型才能匹配上。
电影摄影师真人CG的拍摄在技术上对摄影师最大的考验是什么?摄影师在前期上要做哪些准备?真人CG拍摄对摄影师或者对所有拍实拍片的工作人员包括导演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想象力这件事。以前我们拍电影在前期也许做到70%-80%,剩下我们可以依照现场的状况再来做一些很细微的调整。但是在CG拍摄上,这件事就是不成立了,我们在前期就要想到几乎100%,然后在现场就不去做调整。因为CG是一环扣一环的,我们在前期改了一点东西,后期的每一个部门都要跟着做改变,对后期的部门在后期制作的时间上和难度上就失去了一个准确度,所以我们在前期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我们必须要知道场景长成什么样子,但是场景又是一个虚拟的场景,只能在3D模型里面看,所以我们必须要想象这个模型摆在这边大概是什么样的感觉,演员的走位大概是什么的感觉。然后,包括在做前期预览和纸张分镜的时候,我们都要先决定好演员大概怎么走位,而不是等演员来了跟他们商量后再决定如何走位。
Randy的机位手稿
在前期,我们做分镜的时候镜头有一定的准确度,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后期的制作时间。Randy的机位手稿
我们会跟导演拿一些小玩具,或者是找一些导演组的同仁我们自己先演一遍,决定机位,然后分镜师把每一个镜头都画出来。有些部分我们会制作前期动态预览,有些是纸上分镜,但是我们会把整部电影在没有开拍前就决定好整体的大致蓝图会长成什么样子。所以这个非常需要想象力,因为你看不到,包括镜头和焦段都是想象的,我觉得这个对我自己来说是很好的练习。
电影摄影师拍摄上都使用了什么设备,这套拍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这次我们用的系统是美国巨人工作室的一个动捕软件,他们提供了这个动捕软件技术,巨人工作室就是制作《阿凡达》、《魔兽》的同一个公司,同一组人。我们用的摄影机OptiTrack的一个动捕摄影机,动捕摄影机和一般我们实拍的摄影机其实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它看到的不是画面,而是演员身上动捕服上的光点,然后它捕捉下来这些光点后进入到电影里面成了一个骨骼的数据,美国巨人工作室依据这些数据处理完之后变成动画的基础,这是动捕的一个最大的好处。以前每一个动作的动画都是要一帧一帧K出来的,但现在因为我们有动捕,给动画师一场戏的基础是演员的骨骼是会动的了,然后再依据动捕数据去强化和美化所有的动画,这就节省了动画师非常非常多的时间。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