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强心脏姜素拉

时间:2024-01-20 17:38:01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我是针灸专业的,平时治病以针为主,自己最拿手的是“烧山火”和“透天凉”。要想理解这两个手法呢,就是要熟悉复式补泻手法。徐凤编著的《针灸大全》里的《金针赋》最早提及。但是由于它的操作手法比较复杂,运用起来有一些个人方面的差异。要想理解它呢,就得讲得稍微往前一点儿。

第一,做针灸的目的是什么?引用《内经》的话,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和形与气,使神内藏”,这是我们用针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那么用针的法则是什么?用针之法,必有法则,法天则地,第一个是法天,第二个是则地,从大的方面来把这个先把握住。然后再看我们用针对人的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适合做针灸的。在《灵枢·官能》篇里边明确提到了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针灸:语徐而安静,语徐……说话要慢要沉下心来,“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学医的人,有适合开方子,有适合做针灸,有适合做导引,有适合做按摩。你想成为一个针灸大夫,那你首先要看看你自己适不适合做针灸。还有一句话“理血气而调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这句话实际上我们平时都看前边看得多,“察阴阳而兼诸方”关注得少。我的理解是“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你做到这一点儿,方可以理血气而调身上逆顺,然后察阴阳,才能理通身上的阴阳,最后你才能兼及诸方,兼及中医的各个门类,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地理解了针灸,做懂了针灸,你才能真正踏入中医之门,这是个人理解。不妥之处多多批评。

那么,从这上面来看,《内经》对我们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后我们再看针灸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起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里明确提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针灸通过什么方法起作用,一个通,一个调,一个营,“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就是我们的穴位。

徐文兵:那“营”是什么意思?

许明辉:“营”是营理。

刘德会:不,不完全是这样的。所言节者,节就是我们的俞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神气在这儿游行出入的时候,如果碰到阻塞,你就要营,支援,有通,有调,我们还要支援,还要调和一下,处理一下,调气,营其神气。

有人说针灸的第一要素是得气,实际上呢?错!针灸的第一要素是得时,《素问·八正神明论》明确提出,“是故天温日明,则血气易行”,“是故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其时而调之”。“月生而泻,月满而补,是为乱经”,经气就会给你调乱了。所以说呢,“故得其天时而调之”,那么用针之法呢,必有法则,上刺天光,下刺八正,八正之气。八正之气呢,我一直没有完全理解,对不起,请各位多多指点。这个……徐老师在,是否再补充一下?这是它的法则。

得到了天时,下边就可以进入“烧山火”和“透天凉”。作为一个针灸医生,要想进入“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个门里边,你要有指力。作为一个针灸医生的指力,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指力,它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爆发力,第二个柔劲,柔力,第三是合力。爆发力,这根针拿在你手里,可以集中你全身的力量,在指尖上,然后快速戳入,可以达到一针贯地,那么你的爆发力可以成功了。但是这个爆发力开始实际上是第一层,尽管你能一针贯地,但是你在行针的时候,病人的眉头微微一皱,你知道他肯定疼了,为什么呢?你没有做到柔,“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者而莫能与之争”。你一针贯地,这是刚,那么,在柔的过程中,这个刚劲儿要化,你马上变位,一针下去,慢慢点儿动。反应在临床上是什么呢?一针贯地之后病人没有痛苦,如果你没有柔劲儿的话,行针的时候病人就会感觉到疼痛。这就是它的第二层。但是要想进入烧山火、透天凉,这个境界还不够,还需要有合力。什么叫合力呢?借用内家拳的说法,心与意合全力转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属于三合之力。那么三合之力这是你必须由爆发力迅速转向柔劲,由柔劲再转向爆发力。

我们评价蒲辅周蒲老的时候就说他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位能用药达到“运斤成风”的地步。针灸也要做到运斤可以成风,你在运用指力的时候做到了既可以刚,也可以柔,随心所欲而不乱于矩。实际上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劲的问题。劲,第一个,爆发力属于明劲,我们可以感觉到,啪,进去了。这是明劲。第二种就是属于暗劲。那么这几天小慧师兄都带我们做八部金刚。其实八部金刚是很好的锻炼暗劲的一个功法。每次做,在做到最后的时候,啪一动,实际上这就是在锻炼暗劲。你做到暗劲以后,然后就是化劲。由刚进去,然后马上化为柔,由柔呢在针灸的过程中马上做到刚柔并济,这就可以达到化劲。那么,作为这三个指力,你可以练成了,但是,往往我们执着于指力而忘了腕力,实际上这个腕力非常重要。明白了这些,我就继续往下了。

《素问·宝命全形论》的原话:“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用针之要,勿忘其神。凡刺之针,必先治神”。要成为针灸大家,无一不强调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当然,我们光讲这,实际上大大的缩小了《内经》对针灸的一个范围的界定,后世可能就越走越窄了。

先讲治神。凡刺之针,必先治神。治并不是我们所讲的治理,而是等同于天下大治的治。天下大治,民则定矣。天下都非常稳定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所以你的神才也会稳定住。等同于天下大治,为稳定之意。再有什么叫做神?《灵枢·九针十二言》中明确地解释:“神者,正气也。”当然,心藏神,脉舍神,是吧?这些《灵枢》都有。

但是怎么治神?两个方面,第一个医者治神,第二个患者治神。还有两个方面,平时的治神,治疗的时候治神。医者平时的治神,以正气治神。孟子讲:“吾善养浩然之正气”,人有浩然之正气,则真气则行于指端,随于针尖,则通布随针,则病必衰去,关键在于平时讲究有浩然之正气,这是医者平时的治神。当然,我们锻炼,比如平时的八部金刚就是一个治理神。第二个,治疗的时候,《灵枢·九针十二言》中明确提出:“故要以目瞻其神。”在治疗的时候,以目置其病人两目之间,印堂之间,定住病人的神气。如果发现病人有印堂有青气,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很可能你这个针还没扎的时候,病人已经晕针了,这个是一个风向。治疗之法,你先用艾灸,在大椎的地方灸上三壮或则是灸上十五分钟,断其退路,他就不会出现晕针。

在治疗的时候第一先“以言治神”,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也就要求我们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乃可以长久”。平时要掌握得多一些人文知识,就能马上就缩短和病人的距离。

第二个“以意治神”。郭玉《后汉书·郭玉传》,“医者,意也”。那么,“腠里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可得解而不可闻也”。腠理,“腠理至微”,我们的用针,“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以意,你的意要定住。经过我们的四诊合参,辩证,脏腑里的寒热虚实,心里边要非常有数,你的脉就要定住。

第三“以气治神”。我讲得快了啊,“以气治神”。刚才讲,有浩然的正气,然后针呢行于指端,随气用巧,我们针灸扎的是经络里边,得的是气,随气用巧,然后,“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以言治神,以意治神,以气治神,”最高境界是“以神治神”。就像现在好多抑郁症这种,他们的神,可能有时候已经有点乱了。“言而微,终日而言者,此神明之乱也”。如果高明的医生,出手就把病人神明治住,治疗马上就可以很快地步入坦途。这是治神。

我们平时光想到医者“治神”,那么作为患者呢?平时治病疗效不好,有可能是他不遵医嘱。在《灵枢经》里边,讲得气和失气,并不是我们后世讲的得气和失气。针灸之后,“已刺勿内”,就是我们提的刺禁。已刺,扎完针以后,我们刚刚把这个真气,调得非常舒服了,那么你今晚上可能一次全部破坏,这个患者要注意。那么平时的治神,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就会容易失气。所以这里边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素问》的刺禁。针刺有禁忌,“已刺勿內,已内勿刺,已刺勿饱,已饱勿刺,已醉勿刺,已刺勿醉,行车来者,如行十里顷......”来了后一定要慢慢地让他气息稳定住,然后才能进行治疗。平时作为患者,要保养自己的精气,方能与医者的合一。我经常告诉病人,我扎下针以后你要想着这个针的针尖儿,这也是《内经》里边要求作为病人要做到的。为什么?要“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必一其神,集中我们病人的全部精神的注意力,集中在针尖上,令志在针,在针尖上,则血气宜行,可能气就运行非常快。如果你不想的话,我在起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你开小差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针下的经气的运行,并没有达到我所要的效果。遵不遵医嘱,想不想针尖,治没治神,一起针就知道了。

这个“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呢,为什么讲,它就在针尖,而不是在针顶?《内经》里边讲:“神在秋毫”,秋天的毫毛里,指的是非常微小。那么可以往下,这也是腠理呢,是至微,在我们的针往下扎进去的话,那么就是说,在针尖。《九针十二原》里边讲的,我们平时用的大多数属于毫针,那么毫针起作用是什么呢?“毫针以取痛痹”。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以意养意,毫针的作用,长刺的作用在于痛痹。但是,它为什么能取痛痹呢?我们为什么临床用微针这么普遍呢?因为毫针有养气的作用。《灵枢》里边明确地提出来,就这么一个字,就看你能不能感觉到,它有养气的作用。为什么我们的大针没有养气的作用,为什么三棱针没有养气的作用?“微以养也”,这就在这儿。

在《内经》的作者看来,针灸是能达到养身的一种途径的。甚至再进一步讲的话,它有可能是达到内丹一个辅助的一个手段。在紫阳真人的《八脉经》里边有提及,人身有八脉,平时都是阴气,唯神仙以阳气则能冲开。那么冲开途径在我们用内丹达到之前的话,完全可以用针灸把这个脉通一通,开一开,是吧?甚至有可能在进入更高一级的针法里面,那可能属于比较秘传的针灸法了,可以帮助精气神的方面上达到一个更高的要求。

我根据这个二曰知养身创出了意境针法,以及各个种种针道各种方面的针法。意境针法刚才徐老师也说过了。春风可以拂面,明白吧?那么在李白的诗词里面写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个人明明是一个热证。他只要默想的话:“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底下可以做到什么?可以透天凉。可以用把“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这种意境化到我的针尖上,马上就可以用,那就下回再说。三曰知毒药为真。在座的诸位都是高手,用毒药的人肯定有,是不是?都应该吧,你用的可能大部分都是毒药啊。

徐文兵:把我们都毒死?

刘德会:不。我要讲的是针灸它为什么第三个“知毒药为真”。在《黄帝内经》的作者来看的话,我们的针灸可以知道它是不是毒药,可以知道它是走哪个穴,走哪个经,走哪条经脉的。我们的精气和它的药气可以用针灸把它探出来。

许明辉:鉴别。

刘德会:对,“知毒药为真”。那么“四曰知砭石小大”。作为一个针灸大夫,于操针砭之术,实际上没用砭,砭早就失传了。《灵枢》上讲,“余无用砭石”。那时候可能就有分开的流派。当然《素问》和《灵枢》可能有不同的一种说法。砭为石中之神,砭和针在我们的《刺法启玄歌》里面有一句话,其实很少有人注意到,它讲的是什么呢?“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在灵龟八法出现的时候,砭石已经退出我们的历史舞台,并不是完全,至少是官方上已经退出来了。为什么呢,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砭和针和在一块儿的话,能使我们的针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疗效。现在我们讲,砭有远红外的,有各种各样的……那是我们现在的思路。砭会发出一种能量,砭行外,针行内,就可以做到一水一火,水火既济。我们现在都重新发掘了砭石,在砭石与针相互结合这方面会产生更大的舞台。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中医诊断望、闻、问、切,针为什么不可以诊断?针实际上也可以对脏腑血气进行一个诊断。不过你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基础,就是能够达到针下辨气程度。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针不离手。针成天拿在你手里,培养出了感情,变成手指延长的一部分,就会和你的手指一样有触觉、感觉,有时候可能达到一个高的境界——有听觉的作用。你能达到针下辨气的话,就会对各个脏腑或是经络有更多的了解,比如说大肠经里面经气的虚实,对它里面有没有外感的六淫,有多有少,我们都可以做到,这就是针下辨气。题外话,针下辨气达到了以后,甚至可以开创一门学科——针刺诊断学。

讲过了前面这些之后呢,我们才可以进入“烧山火透天凉”这个境界。“烧山火”是一个大补,“透天凉”是一种大泻。在《内经》里面,对“烧山火透天凉”理论上的基础和它出现的效果早就有明示。《素问·针解》篇里面,“刺虚使之实也”,如果这个人是虚的话我让他实起来。“气实乃热也”。他为什么能发热呢?那是因为气进去了,他实了就热了。那为什么他寒了?反过来气散则寒。他气泄出来以后他就产生一个凉了。明白它这个你就知道,“烧山火”是大补,“透天凉”是大泻。

补泻有原则。你要知道什么时候当补,什么时候当泻。 “补泻反,则病益笃。”你补泻大概的方向错了,你的手法越高,你对病人产生的伤害越大。所以,不能上来先讲手法,明白吗?你前面这些必须要了解。“烧山火”有标准,寒和热它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你不能光听病人说,病人可能会照顾你面子。里面热还是凉,要通过脉诊。泻则一方虚,补则一方实。《灵枢》认为脉诊是评定寒热补泻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也包括所有的针灸。有标准,也有原则,也有法则,之后正式进入“烧山火”的境界。

“烧山火”的口诀在《金针赋》里边,大家都知道,“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我们讲穴位分天人地三层。一针这不是贯地,先贯天部,然后,大拇指往前捻为补。不光往前,往前的时候再有一个合力,天往下进人的时候……在量子力学有一个结论,就是有一个测不准原理。什么叫“测不准原理”?就是你往下扎针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完完全全的九十度,针再往下行进的过程中是有一个偏差,这个偏差给我们做这个手法一个机会,什么机会?你往下捻往左捻的过程中,接着往下有一个合力。往这捻……是不是?看清楚没有?一下,两下,三下,然后呢,在中间针尖里头得气。针尖得气到人部。再行九下,然后呢,针尖到地部再行九下。然后退针到天。重复进行,行九阳数。我这是分解,临床现在早已不用这个治病。你先有规矩才能破规矩,对吧?那么这个反复做,再提到天部之后,这地方要透气,如果没有针下辨气,根本谈不到针下透气。你针下那个气什么时候达到针尖,首先要感觉。那么到达针尖这里的话,反复积攒力量,星星之火可以成燎原之势,这个时候马上就可以达到热。

那么反过来,透天凉。透天凉是一针贯地,针尖得气,往上的时候是往回捻,往回捻但是往上有一个力,前面如果这时候你前面针刺的指力没有柔劲的话,病人可能会疼了。要做到针尖得气,然后往上再提再提再提……反复九次,这个气从深层他的邪气通过六次,对对对,六次。这是六阴数。六阴数做出来以后呢?那么它就凉了。所谓“气散则寒,气实乃热。”这就是“烧山火透天凉”。

仲晨:我提出个异议啊。就是因为我师父他是跟西安的李少成学的,王乐成,都学过中医,男女的行针逆和顺,还有阴经和阳经的逆和顺补泻都不一样。而师兄在这一系列上给大家说说。

刘德会:在这点上啊参考了很多的文献,包括四川的吴棹仙……包括《金针赋》里面,都有不同的这种……

仲晨:你谈你亲自的体会。因为版本太多了。

刘德会:我亲自的体会就是无为……

许明辉:你刚才说的什么我知道了,实际上你是真的做了吗?你刚才说了半天,虽然实际上开始那东西这个针的刺激量并不是个主要点。

刘德会:因为我在讲给大家分解。先有规矩在那里,然后方能逾矩。烧山火、透天凉,现在我一句话你完全可以解决了:纳阳气入内,属于大补,烧山火。引阴(阳)邪外出,为透天凉,为泻,大泻。大补大泻那么还有平补平泻,还有导气,这些前面都要分清楚。

好,时间到了,为止。

油麻菜的博客:

第二届道医会 阅素灵医生献宝

2012-4-20

师父好,各位高尚的大德们好!我觉得我来这个地方,是抱着一个学习的目的。我学识很浅薄,道德也不够,又没有什么修行,所以我现在上台来讲呢,只能说是做一个汇报,因为在各位面前讲,其实上是班门弄斧了。

那我就把我这些年这种浅薄的心得和经验稍微汇报一下,没有太多准备,想起什么讲什么。我先讲方子,这些方子都是通过读书学习,拜师访友得来的,因此都有源头。我在这里方子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讲那种方子比较小,药特别好找,用起来效果比较好的方子。第二个部分再讲余下的方子。

1.威灵仙30g、白英30g、青皮10g。这个方子治什么呢?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这个方子是一个基础方,可以随证进行加味。这是我同事郭维教的方子。小孩这个当然量大了,要酌情减,我们用的是成人。急性扁桃体炎它不就是会肿么,然后会疼,但是用这个基础方加减的方子,一下去之后……有的时候都不加减,就是直接这个方子一下去了之后呢,有时候效果很好。这个方子的效果是过喉咙就有效果,基本上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我不敢说绝对,但是它是过喉咙就有效果。他能够觉得自己的咽喉部那个肿大的扁桃体在急速地缩小。要是按照辨证加减呢,我觉得更好。还有这个药量上面调整一下,但是威灵仙不要用少了。威灵仙这个药呢凡是……我觉得可能有点浅薄的经验跟大家汇报一下。这个凡是药名里面带一个“灵”字得药,或者说带一个“七”字的药,他一般都会有特殊的功效。因为古人起名字不是乱起的。那么这个药呢,他在《本草》里面的记载,本经没有讲它一个特殊的功效,但是后面有的本草,比如说像《开宝本草》、《唐本草》里面都讲它有个很特殊的作用,能够疏宣五藏元真,那么它肯定就是久用了就伤人。但是五藏元真通畅是特别重要的,《金匮》里就专门论及。它还有一个效果是除腹内一切冷坚痰湿痞块气结等等,那么这种效果呢加在一起呢,所以就使得它有后面的一个效果,可以抗癌。就是这个东西呢,它不是说单用,加在抗癌的方子里面,有的时候如果你觉得病人体质虚的时候,当然不能用。但是曾经我用过200克、180克,然后就加在那张抗癌的方子里面,然后治的是一个肝癌的,反正有效果,至少他觉得他那个肚子鼓啊什么的症状有消失。还有就是它还有能够治疗便秘,现在有很多那个便秘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用什么很多的药,用润滑啊也不好啊,用什么补益也不好,因为它那个本草上面记载,它能够除肠内一切久积冷坚痰湿,所以说它可以用来配合治疗便秘。但是就是虚人勿用,就是太虚的人,承受不了的人一定要不能用。

2.吴茱萸打粉糊神阙治疗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呢用的是外治法,这个方子不是我的,这个方子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叫作肖亚云。然后他是在湖南行医,他家也是祖传的中医,那么他是用这个吴茱萸打成粉,放在小孩的神阙穴上。他告诉我这个方子,她说效果是立效。然后我试了一下,确实是。吐能不能一定止我不知道,但是腹泻确实是可以止的。而且她这个特点就是,我们市场上不是有个丁桂儿脐贴吗?它那个弄的是胡椒,但是这个胡椒的效果用在小儿身上确实没有这个吴茱萸打粉好。

再汇报个外治的方,就是古书上说的小孩他不是喜欢盗汗啊,然后喜欢出汗多,要有一个就是五味子打粉填肚脐的方子,那个方子有效果,但是效果不是来得那么太快,并且一定要用唾液来和,而且五味子是个收敛药,现在小孩他有这种发散之性,虽然这个方子呢有效果,但是尽量少用。

第三个想给大家汇报一下就是治疗痛经。因为治疗痛经这个呢我觉得我并不知道这个效果是比较好还是比较一般,可能是比较一般,不过办法比较简洁。因为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治,可能有很多大德比我治的这个效果好的多,这个是我从一个针灸诊所,我朋友开的,我到那个里面去看的时候呢,我发现他所以的痛经他都是只灸一个穴位,就是灸承山穴。然后他就只灸承山穴,它的那个治痛经的效果呢,有些人5分钟止住了,有些人30分钟止住了,但是一般人都在30分钟以内。而且他那个是怎么样呢?他是灸一次了之后他就当时很舒服,然后灸到2到3次了之后有止复发的作用。后来这个我试过多人,痛经时很急的,为了力量大一点会把三根艾条,或者两跟艾条绑在一起,就是灸承山,我觉得效果还是可以的,主要是方法简便易行。但是我想如果会针法的话,或者有什么别的好办法的话,肯定是更快。但是这个的好处就是他有能够止复发的概率,灸个3次到5次,有的3次,特别严重的5次,它包括那种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它都能够就是让它不复发的可能。你灸的时间多一点,比如说灸个5次啊,或者说灸个6次就可以了。还有就是一个胁痛。胁痛呢,这个也是我的朋友肖亚云医生告诉我的,他本来这次也想来,但是呢他没有接到邀请,然后我就不敢带来。他在临床上发现一个穴位,就是地机治疗胁痛。就是手掐地机。一个什么针灸都不懂的人,就是痛经也是,灸那个承山也是,什么针灸都不懂的人。是用一个什么针灸都不懂的人,然后手掐地机,一分钟见效,这个我也试验过,但是试验过的不多,就是试验过那么4、5次。因为我习惯用药,我有时候就忘了她这个方法了。

第四,红花,地骨皮,生草乌打粉外敷治疗跟骨骨刺。这个方子我觉得在所有的方子里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子,因为现在这种病人也比较多。这三个药是等分,打成粉,用这个凡士林和米酒调成糊糊,然后敷上去,当然你要做别的加减也可以。这个不好意思,我忘了是跟谁学到的了,因为我经常向别人去讨方子。这个对这个人说的很抱歉,说声抱歉。那个,但是我自从得到这个方子之后呢,那当时那个人告诉我的时候曾今说过一句话,他说比他所有在书上看到的,泡的方法也好,就是泡脚的方法也好,还是搽药酒的方法也好,效果都更好。然后我想他不会骗我,我就很快试验。结果后来我发现就是把它糊上去,不少人都在就是1到3副的时间里面,然后就完全感觉不到那个症状了。这个方子也是肖亚云医生的。

草红花就可以。就是一般的草红花,我们叫做南红花就可以,它那个……他是治疗跟骨骨刺,然后一般人是1到3次就有效果的,他这个方子反正就是……后来我们商讨了一下,就是你可以做加减,但是唯独不能够减掉地骨皮,唯独不能把这个地骨皮减了。因为这个地骨皮吴鞠通说此药入至阴,可以引经到最深处,然后就是说我们用它可以把那个药引导到那个骨膜上面去,然后所以说它对跟骨骨刺有效。然后那天跟余浩老师在那儿商榷的时候,余浩老师说因为它是……地骨皮正好是一个长在下面的东西,而且跟骨骨刺也是在最下面,而且并且这个地骨皮的话,它是那个皮皮嘛,正好可以把药引在骨膜上,有这种取类比象的意思。我觉得余浩老师这个想法也是特别对。所以说什么都可以减,可以加,可以减,但是不能减地骨皮。

凡士林和米酒是1比1,但那个比例是不是可以换一下呢,我也不是太清楚。因为现在这种人特别多,但是用它来糊其他的,比如颈椎骨刺,腰椎骨刺,起不起效果呢?这个也是就不知道了,不过余浩老师说多半不行,因为地骨皮在下,下竞下。

那么再汇报一个治疗湿疮的方子。它可能不是对任何一个特别有效,就是会阴部和肛门部周边的那种以湿为特征的皮肤病,但是一定是要有湿的,就是它要渗液啊,要流水啊那种。你不管在什么样的方子里面,把马勃这一味药加进去,把马勃这一味药加下去,不是吃,是外敷。它那个在本草里有记载,它能够消恶疮,去湿,并且能清热解毒。事实上用下来之后,我觉得一般都是1到5天以内,然后那个东西……如果你加减得合适的话,甚至有的时候单用马勃,就是一般的那种会阴部的湿症,也能够就是说在个三、五天之内明显见效。这个是我从书上学来的,是一位现代老中医他出过书的,我想马勃因为从地而出,尤其是黑褐的那种,通于地气肾气,所以治疗这个比较好,另外马勃外用止血效果也可以。

再者给各位汇报一个就是,这个叫做治胆结石对药,它是治疗胆结石必须要加的两味药,就是桑枝和威灵仙,就是一般来讲的话,我加的时候桑枝不少于30克,多数用60克,然后威灵仙也是,大概也是30克起。因为我相信大家都是那么高的高手,肯定是对于治疗胆结石这个病轻车熟路,但是如果你用的是一般的方子,就是什么金钱草啊,什么那一系列的话,有很多稍微大点的结石你肯定是打不下来的。因为这个我治的很多了,确实是打不下来。在辨证基础方上,加了威灵仙,桑枝,然后你再加上青皮,或者加点郁金之后,有了这个组合之后就不一样了。

因为我们知道有个一个治疗胆结石的药是叫做硝石散,然后是用那个芒硝、矾石,比较猛一点。不像桑枝这对,基本上对人体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伤害,但是加上这个对药效果还可以。当然有点血三七就更好,只不过血三七这个药不是常用中药。何老师已经走了,那天我说桑枝的时候,他告诉我桑寄生也可以,确实是桑寄生也可以。

再讲一个,上次在北京的时候黄剑师兄不是牙痛吗?然后就是用了很多针法,还有什么都没有止住,最后还是西医的去痛片止住的。

因为他的那个牙裂掉了,他是以前有一个虫牙。那么现在很多临床上的老中医都说实际上这个虫牙用针灸也好,还是用汤药也好,这个痛基本上是止不住的,是非常难止的。所以他们一般牙裂的人都不建议他就是说吃什么中药,要直接去牙科看的。那么但是呢有一个方子,就是最简单的,这就是我不写了,就是凡是这种治有虫蛀的之后引起的牙疼,或者说是牙裂啊什么的。吴鞠通认为说这种情况是阳明不降,内有瘀血。所以说他用桃红承气汤加减。那这个方子行不行呢?我试过确实是行。但是一般要两付,或者两付以上。就是一天一付,要两付或者以上。当然也有一付就见效的。但是一付就见效的时候不是特别的多。

帅富礼:这个我也有一个方法,芝麻大的蟾酥塞在牙缝里。

阅素灵:什么东西?

帅富礼:蟾酥,麻醉止痛。

阅素灵:这个是属于麻醉止痛,那么用徐长卿的根也可以,而且徐长卿的根还没有那么大的毒副作用,他不像北细辛和这个蟾酥。

黄剑:那个(止痛)时间都有限的,小慧叫我吃花椒,差点儿噎死我。

阅素灵:与其去找蟾酥那么麻烦,不如直接塞颗六神丸,因为六神丸里面有蟾酥,也行。

许明辉:我告诉你一个最简便的药就是骨碎补。

阅素灵:嗯,骨碎补治疗肾虚牙疼还可以。

许明辉:但是要加一个蒲公英。

阅素灵:那用多少呢?

许明辉:蒲公英30克,骨碎补30克就可以了。这是李老的方子,李可老先生。

阅素灵:治什么牙疼都行吗?

许明辉:就是刚才你说的那种牙疼,你把疼痛先止住,其它的止住,那个牙拔不拔再说。这两味药加进去可以。但是要用引火汤加减。就比较快。一付两付就搞定了。

阅素灵:那确实很厉害。这个蛀虫的牙疼确实不好止,那些麻醉的东西它需要达到90%的效果。但是你麻完了之后,他还会再疼的。

还有一个就是我临床上用起来,比较简单的。这是一个食疗的方子,效果也勉强过得去。就是那个木耳和洋葱,但是不炒着吃,要生着吃。如果你觉得他这个要清清肝热的话,加芹菜。如果你觉得他需要健健中焦,去痰湿的话,可以加花生。就这个东西。花生和芹菜……就说芹菜最好生吃,花生生吃熟吃生都可以,这个东西就是专门用来降血脂的。效果我觉得不敢说有多好,因为他要是基本上一个月经常吃、两个月经常吃之后才好,但是它对人体没有伤害。而且大家很愿意接受它这个东西。

猫须草治疗肾结石,这是个民族药产自东南亚,现在西双版纳和海南等地都有种植,还可以网购,而且还开发了产品,价格不贵,它又叫肾茶,它治疗肾结石,包括一些肾病,冲泡饮用,或者煮水喝,单一味效果就非常明显,加减还可以治疗胆结石,并且味道在药里还算比较可口。

还讲一个就是治疗这个小儿疳积。这个方子是只用一味药,就是那个白三七,就是又叫做竹节三七。这个东西湖南湖北很多。它长的像竹子节,一节一节的,叶子也有点像那种竹子叶……就一味打成粉,然后治疗小儿疳积,效果很好。但是如果再加减应用,比如说加参苓白术散或者加刚才我说的那个方子,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虽然讲了这些,但个人以为在治疗危急重症时,首推还是经方,治疗疑难的慢性病,练功,改变生活模式,食疗,千金,或者李东垣的方子就比较好,并且方无定方,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所有道医会医生献宝文字都是由慧从卢溪女士和国学堂听打群的朋友们听打整理,再次感谢!网址:

http://450496181.qzone.qq.com/#!app=2&pos=1334932115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