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轻风扶细柳

时间:2024-01-22 07:47:40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在掌握了基本的诗词创作规则后,你已经可以写一首完整的诗词了,但却总觉得自己的作品没有“灵魂”。

诗词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学会平仄、对仗、用韵仅仅是漫漫创作之路的开始。基本的诗词创作规则只是让诗作有“形”,如果希望作品“形神俱佳”,那就需要学习“炼”字啦~

跟小编一起看看

古代诗人是怎样的“炼”字的~

01 “推敲”的由来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所谓苦吟派就是指作诗极为刻苦的诗人,他们的诗句往往是经过反复推敲与打磨的,每一句都力争作到最好。

有一次,贾岛骑驴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

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又无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作诗拿不定主意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

“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02 苏小妹考东坡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

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03 “一字诗”与“半江水”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齐己携此诗来谒当时的名诗人郑谷,郑谷反复揣摩后对齐己说,其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句不准确,因为“数枝非早也,末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拜倒曰:“一字师也”。

既然诗题是早梅,那么,“一枝开”肯定比“数枝开”要早,也更切合诗题诗意。齐己也是著名的诗人,能拜倒称师,这是炼字的功劳。

任蕃是浙江会昌人,年青时举进士落第,从此游历江湖。有次来到天台山巾子峰,在寺壁上题诗一首:“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题完后任蕃便离去,走了一百多里路后,突然想起用“一江水”不如用“半江水”,于是便赶回去想改过来,但到了一看,却早有人替他改过了。这让他十分懊悔,大呼台州有人。

后来,这个山上再也没有人署名题诗,正所谓“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一江水”改为“半江水”也是使诗句更加准确合理:因为天台山巾子峰,高峻异常。江水在如此高峻的山峰下,只要不是中天之月,就会受山峰遮挡,断然无法照临一江水而只能是半江水。

其实,好些诗人、作家都注意锤炼词句。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打动了多少读者!

张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清代诗人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可见,只有学会感悟诗词的意境,掌握推敲“炼”字的技巧才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创作体验。

这不,为了让大家都能拥有更好的创作体验,贴心的小编特地奉上“炼字”干货——

《“炼”字的技巧》!

01 课程介绍

《“炼”字的技巧》分别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四种词语的炼字方法出发,教你如何让自己的诗作独树一帜、出人意表。

林峰老师通过分析经典名句中的用字艺术,带你循序渐进的掌握“炼”字的魅力和“炼”字的方法,杜绝纸上谈兵的写作讲解误区。

02 讲师介绍

林峰,1967年生,浙江龙游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中华诗词》杂志社副主编。诗词楹联文章等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诗词》《诗刊》《词刊》《中国韵文学刊》等海内外数十种报刊杂志和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获“诗词中国”组委会“最具公众影响力诗人”荣誉称号和国内诗词大奖赛一二等奖。曾多次作客中央电视台并接受“诗行天下”栏目和《诗词中国》百集电视记录片访谈。出版有《一三居诗词》《花日松风》《古韵新风》(与人合作)等诗集。

林峰老师根据个人多年的创作经验和诗词研究成果,总结出的“炼字三要”,对于诗词创作极具参考和学习价值,可谓干货满满~

想要知道是哪“三要”?

答案就在《“炼”字的技巧中》哦!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