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名诗名词

时间:2024-01-22 12:20:53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涵养德性 文行天下

诗文书画走天涯

黄庭坚名诗名词集

北宋 黄庭坚

点校 黄会元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字鲁直,因游安徽潜山并爱其幽胜而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他少小即纵览群书,博学多闻。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国史编修官等。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黄庭坚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词风流跌宕豪迈,较接近苏轼,然其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黄庭坚名诗名词集

北宋 黄庭坚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

1、快阁,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初为奉祀西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快阁名闻天下,始于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阁名遂大著”。史载:“迨黄太史庭坚继至,赋诗其上,而名闻天下”。快阁因有黄庭坚的题诗,吸引了许多达官名流和饱学之士前来游览题咏,历经宋、元、明、清诸代不绝。著名的有南宋陆游、文天祥、杨万里,元代的刘鹗,明朝的王直、罗钦顺,清代的高咏等。历代题咏的诗篇数以百计,其中文天祥的《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为黄庭坚《登快阁》诗之后最负盛名的诗篇。1278年10月,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广东,被元人所执,囚于船中,解往大都。船过泰和,文天祥望见快阁,如遇庐陵父老乡亲,作《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以志伤怀:“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丹心不改君臣义,清泪难忘父母邦。惟恐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其凛然气节和赤子之情跃然纸上,至今读来令人感慨不已。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毁于水,十九年修复;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公修,道光四年(1824年)由邑人曾敏才捐资重建;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燹,五年重建。快阁为砖木结构,共三层,高台回廊,大红石柱,青瓦重檐,瓷鸥盖顶。檐楔彩色螭头,梁雕龙画凤,穹顶图饰。阁厅正面墙上嵌有黄庭坚像及黄庭坚自题像赞。藏经室临河左右侧的墙壁上,分别嵌有一石匾。左侧是宋代诗人陆游题写的“诗境”二字,右侧是黄庭坚的手书箴言,即著名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题词笔力雄健,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阁下的涪园、盟鸥馆、山谷祠与快阁参差媲美,构成“西昌八景”之一的“快阁盟鸥”。

2、《登快阁》是一首登临诗,是诗人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太和)知县时所写的。诗中描写了诗人于黄昏时分登临快阁游览四处眺望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当时欢快爽悦和孤独无聊的矛盾心情。这首诗构思奇妙,气势豪放,是诗人最优秀的名作,清人姚鼐说它“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后世的诗评家们也常举出这首诗来代表诗人诗歌的主要风格。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

《寄黄几复》是一首怀友诗,是诗人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春,在德州德平镇监镇任上,为怀念自己少年时代的朋友、当时远任广州四会县令的黄几复而写的一首著名诗作。诗中描写了两人昔日的友情和诗人今日的怀想,赞扬了黄几复的清贫好学和干练有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老友的深切怀念。这首诗用典娴熟,内蕴丰富,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同时具有一股兀傲纵横、奇崛特立之气,常为后人所称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

《春归何处》是一首惜春词。词中通过问春与寻春的描写,反映了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表现了词人喜爱春光、留恋春天以及珍爱美好事物并执著追求的精神。这首词风格清奇,语言轻巧,词味隽永,并运用曲笔,写得新颖跌宕,饶有变化,是词人词作中最为人传诵的一首。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宋:黄庭坚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牧童诗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四

宋:黄庭坚

武昌参佐幕中画,我亦来追六月凉。

老子平生殊不浅,诸君少住对胡床。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宋: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是一首怀人诗,是诗人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春天,解去叶县(今河南叶县)县尉职务时写的。诗中描写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劝友人也辞官归里与己同游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因得不到赏识而欲归湖山的心情。这首诗章法严谨清晰,结构既富于变化又完美自然。

注: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翰墨场中老伏波

宋: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呈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惟见归牛浮鼻过。

注:

《翰墨场中老伏波》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是诗人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秋初,由于权奸章下台,遂从四种戎州的贬所被朝廷召回,准备任吏部员外郎,途经江陵(今湖北江陵),因患病辞谢不赴,病愈后听候新的任命期间,经常漫步荆江亭时所写的组诗《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写了诗人留滞边远地区时的萧条寂寞的生活,抒发了诗人一生中屡遭挫折的感慨和为国效力的意愿与决心。这首诗写景如画,景中含情,并成功地运用典故,语言精练,含义丰富。

陈留市隐

宋:黄庭坚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

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

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

时时能举酒,弹镊送飞鸿。

次韵高子勉 其三

宋:黄庭坚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岘南羁旅井,灞上猎归亭。

日绕分鱼市,风回落雁汀。

笔由诗客把,笛为故人听。

但恐苏耽鹤,归时或姓丁。

寺斋睡起二首(其一)

宋代:黄庭坚

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

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桃李船。

寺斋睡起二首(其二)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注:

1、寺斋睡起二首: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祐四年春,虽然只是琐事杂感,却反映了时局动荡变迁,以及诗人抽身仕途的归隐意向。这一年东坡为台谏所攻,求出补外。山谷也不容于时,在完成《神宗实录》后理应升迁,却多次受到阻遏,仍为著作佐郎。

寺斋睡起二首(其一):首联“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化用《庄子》中的寓言。黠,狡猾的意思。庄周曾执弹弓伺机弹射一个“异鹊”,又见一蝉在树荫中,而螳螂在其身后准备捕获它,鹊又想得到螳螂。夔,传说中的独脚 兽;蚿,多足的虫。这两句说明人世中的智愚巧拙、顺逆穷达都只有相对的意义,其巧诈相倾、计谋相角,自以为得计,殊不知危机伺后,仍在他人的算计之中,正所谓“小黠大痴”,它与这些虫儿的愚昧又有何异!后两句表达诗人的心愿,“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桃李船。”退食,指办公结束后回家吃饭;北窗梦,化用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诗人企求摆脱羁绊,投身江湖。杜甫在《缚鸡行》中咏道,“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山谷此诗的后二句,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寺斋睡起二首(其二):这首诗的大意是:暮春时节、桃李无言,花事褪去、绿树成荫,唯有树上的黄鹂飞来飞去,鸣于其间。台谏之上议论纷纷,但十之八九都是深文罗织;面对此情此景,倘有江船路过,我也想乘船顺流而去。

桃李,化用《史记·李将军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但这里的桃李意象更有深意,表达对东坡先生的敬仰之情。不言,也不是指默然不语,无所建言,而是指其具有一种无言的人格魅力;“一再风”,则喻其不断受攻而难于立朝。后二句也表达了归隐江湖之志,“人言”与“无言”恰成鲜明对比,人格之优劣于此凸显。

纵观黄庭坚的这两首诗,化典无痕,感情丰富。虽然构思各有特点,但第一首采用比喻,诗人以螳捕蝉比喻小黠大痴,又以夔怜蚿比喻有余不足,而且很有辩证意味。最后“一江风月桃李船”, 以景结尾,抒发了诗人强烈的归隐之情。

第二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却将“桃李”的涵义加以拓展,即景宣情,托物寄意。而且从黄鹂口中说出“绿葱葱(谐音匆匆)”,极言成荫之快,借鲜明的形象寓深刻哲理,别出心裁,也令人印象深刻。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