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知识库 >

杨秉荪

时间:2024-01-22 18:04:23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一生只琴与相伴,曲终孤身化蝶去》

2018年4月21日晚央视1台《经典咏流传》节目迎来了88岁高龄的巫漪丽,她和著名的青年小提琴家吕思清合奏了家喻户晓的《梁祝》。只见屏幕上一个苍老且微微有点背驼的老人安静地坐在琴前,当关节变形的双手在直播镜头的放大下轻触琴弦的时候,一串婉转悠扬的琴声瞬间就抓住了观众的耳朵。那一刻时光仿佛停止转动,世界也安静下来,观众又一次眼含热泪陶醉在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中。现场钢琴和小提琴惟妙惟肖的合奏, 加上新谱《孔雀东南飞》“磐石无转移,蒲草韧如丝”的歌词伴唱,使这首经典之歌焕发了新的光彩。全场掌声经久不息,万千网友隔屏致敬,自此这个沉寂了30多年的中国第一代钢琴家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年少盛名

都说艺术是有遗传的,可巫漪丽老师的原生家庭和艺术并无关联。她的外公是企业家,曾经资助过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她的祖父早年在夏威夷檀香山做劳工,后来经过打拼站稳脚跟后才有了自家的店铺,父亲从事建筑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专家。1930年生于上海的她,虽然出自书香门第,但家族并无遗传的艺术细胞。兄弟姐妹中哥哥是医生,妹妹则是大学英语教授,那她又是如何走上钢琴道路的呢?

巫漪丽与钢琴的结缘源于一场电影,6岁的她跟着喜欢看电影的舅舅去看《子夜琴声》,电影里的男主角演奏的肖邦《即兴幻想曲》,让小小的巫漪丽从此爱上了钢琴。回家就跟妈妈软磨硬泡,说要学习钢琴。当时钢琴还未普及,好在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母亲,非常具有远见地让女儿选择了这个当时很少人学习的乐器。而小漪丽也不负母亲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迅速展现了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得到了上海儿童钢琴组的冠军。

母亲看到她对钢琴的热爱,开始为这个沉浸在音乐当中的小姑娘规划未来的生涯。练琴3年后让她正式拜师李斯特的关门弟子梅百器,当时和她一起学习的还有傅聪。她与傅聪在音乐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傅聪从小就出生在音乐世家,天生具有艺术传承。而小漪丽则通过后天努力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当中的艰难,恐怕只有巫漪丽自己知道了。

有了名师的指导,小漪丽成长得更快了。就在新中国成立当年,19岁的她在与上海交响乐团首次合作演奏《贝多芬协奏曲》,获得了巨大反响。“巫漪丽”从此出名了,上海滩无人不晓。24岁她成了北京中央乐团的第一任钢琴独奏家,当年还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夸奖她是“中国最好的钢琴伴奏”。之后她开始参加各种演出,甚至在贺龙的带领下,她和梅兰芳等著名艺术家还去慰问过抗美援朝志愿军。虽然当时钢琴被炸到地底下25米深,挖出来时琴键都不全,但她还是很专业地坐在钢琴前为志愿军们弹奏,极大地鼓舞带动志愿军们的热情。32岁时巫漪丽被评为新中国第一批一级钢琴演奏家。

除了演奏之外,盛名之时的她受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启发,开始尝试西洋音乐本土化的谱写工作。那时《梁祝》没有钢琴版,她就到资料室借来资料,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研究,经过3天3夜的奋战,终于把小提琴协奏曲谱改成钢琴版本的《梁祝》乐谱。她亲自上台演奏这首自创的钢琴版《梁祝》,有种抱着自己孩子的那种感觉。那年她才29岁。这首将西洋乐器与中国情感相结合的曲子,一经面世瞬间便打动了中外观众。此后60多年,她一直与这首曲子相知相伴,并且刻骨铭心。

中年折翼

说到相知相伴,你肯定会想知道她的另一半吧?巫漪丽从上海调到北京的时候,结识了同是中央乐团的首任小提琴手杨秉荪,两个有着共同爱好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就像现在年轻的北漂族一样,两人在北京成家后,生活上并不富裕。但两个人爱好相同,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不会去在乎收入有多少,住房有多挤,他们更重视精神食粮,陶醉在音乐世界里,只要有琴的地方两个人就很满足。岁月悄悄流转,两人琴瑟和谐,就这样这对音乐界的传奇温馨幸福地过了几年。婚姻存续期间遇上同台演出的时候,巫漪丽老师心甘情愿红花配绿叶,坚持为丈夫伴奏,陪衬在丈夫身旁。两个人为了事业,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考虑要个小孩。他们也开心地认为幸福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惜好景不长。他们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十年中,文艺界也没有逃过灾难。大批文艺爱好者被打倒了,杨秉荪也被判刑十年。那些人天天逼着她必须和丈夫划清界限,为了耳根清静,为了能继续弹奏心爱的钢琴,这个视钢琴为生命的女子在现实压力下妥协了,草率地选择离婚。但她并没有因为离婚了,就躲过这些苦难,还是被送去劳动改造。漫长的十年中,她终日煎熬,终于等到杨秉荪提前一年释放回来,并重新担任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此时她想重新回到丈夫身边,杨秉荪当时也没有嫌弃她。只是杨秉荪的姐姐认为巫漪丽当时主动申请离婚,在大难来时单独飞走,患难时刻抛弃丈夫,所以一直不肯原谅她。而杨秉荪最终也是听从了姐姐的安排,没有与巫漪丽复合,两人就此终生错过。后来杨先生与她人重新组织了家庭,并养育了一个女儿。

而巫漪丽老师则终身未嫁。53岁的时候,不知是因为不服气,还是出于躲避感情,总之她在半百之年后选择出国深造,背井离乡。她独自来到美国肖托夸音乐学校,进一步学习钢琴演奏和新的教学方法,师从美国钢琴家协会主席奥赞先生,全身心扑在钢琴上,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

就在她移居美国8年后,杨秉荪一家也来到了美国,但彼时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巫老师没有去打扰他们一家的生活,默默地承受着时代赋予个人的苦难。只是将自己78岁后出版的两张独奏专辑,辗转委托朋友从新加坡带给远在美国的杨秉荪。

2017年6月,87岁的巫漪丽荣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她想与挚爱分享这份荣誉,但不幸的是,此时她得到了杨秉荪逝世的消息。悲伤的她什么也没有说,一身白衣走进了录音棚,开始演奏这首伴她一生的《梁祝》,用他们俩才懂的音乐语言做最后的告别。弹到《哭坟》这段,泪水像瀑布一样滚落下来;而到化蝶这段,曲调开始变得舒缓了,一辈子的情怀此刻似乎得到了解脱。录音棚外的朋友们不能也不敢打扰她,只能静静地陪着她,安静地听她弹奏,让她用自己的方式宣泄压抑在心底的悲伤……即便是现在,我们看到她在弹奏《梁祝》时,下巴也是不停地颤抖,每一次她都将自己完全融入这首悲伤的爱情曲中,用生命隔空向至爱传递她心中的不舍和柔情。

暮年振翅

在巫老师63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新加坡女高音声乐家苏燕卿女士,她被巫老师的钢琴伴奏深深打动了。这个机缘巧合给了她们认识和交谈的机会,两个才女彼此相见恨晚。彼时苏燕卿热情邀请巫老师去新加坡教学,巫老师正好也有离开美国之意,同时也想将钢琴教学新法用于实践,这个机会不错。于是她受邀前往新加坡,并一直独居在那。这一教一居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今天。

在新加坡,她也没有再考虑个人的事情,孤身一人在异乡,物质生活极简,终日只与钢琴为伴。其实以她在钢琴界的声誉和成就,在美国完全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生活,只是没有了爱情牵挂的她,对物质之外的生活似乎已经不感兴趣了,只将自己全身心投入钢琴以及教学尝试中。即便是在公众场合下被问及是否孤独时,她也言语不多只说有琴就好。谈到钢琴对她此生有何意义时,她总是两眼泛光,说钢琴和音乐就是她全部的人生。事实上她也确实如此。

她在新加坡,也没有利用自己手中的钢琴艺术来赚钱养家买房。在尝试新的钢琴教学方法上,她没有依靠广收学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和别人合租了一间小房子,物质生活上只有一张床加一张桌子,剩下的就是一架钢琴。以至于她在新加坡沉寂二十多年,国人都不知道。

在钢琴传道授业的道路上,她也没有以大师自居。她也没有因为自己要练钢琴敷衍或歧视学生,她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新加坡很多钢琴学员的启蒙就是巫老师传授的。她也从来不去刻意挑选学员,在她的学生里,小到几岁的孩子,大到八九十岁的奶奶,还有一些自闭儿。她常说音乐不是用来炫耀才华的,音乐是用来改变生命的。都知道钢琴要从儿童开始练起,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童子功”,可巫老师却主张老年人也能学习钢琴,认为什么年纪学习钢琴都不晚,只要有兴趣愿意学就好。

在教学方法上,她也没有使用严厉的批评或打骂手段来教训学生,她认为学习音乐本来就是一种音乐爱好,是要从音乐中找寻乐趣的,如果靠严和骂来达到提高琴艺的目的,那又有什么乐趣呢?

她认为为了钢琴考级,所要准备的乐曲太狭窄。学生翻来覆去就练习那么几首曲子,这会限制学生能力的提升,她总是希望学生学习音乐时可以更自由,更宽广,而不是靠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她淡泊名利,从不逼迫学生考钢琴等级来提升她作为教师的荣誉,也没有通过各种公开方式来提升她的个人荣誉。她不擅长言辞,就像她在节目中说自己“笨嘴笨舌”一样,她一直是通过音乐来治愈和感化身边的人。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她沉寂二十多年后,78岁的巫漪丽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出版了她生命中首张个人专辑《一代大师1》。这张专辑融会了她一生的漂泊、传奇和成就。时隔5年,巫老师又发表了她的第二部个人专辑《一代大师2》,这部专辑包括了《绣金匾》《松花江上》《百鸟朝凤》《梁祝》等九首“中国风”曲目,表达了她浓烈的爱国之情。2017年6月,87岁的巫老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这是对她一生坚持钢琴演奏和教学最大的认可。

中国人自古就有落叶归根的观念。漂泊国外近30年的她,浓浓的乡愁时常围绕在心头,何时才能回家看一眼?终于在她87岁的时候,在全网和朋友的帮助下,巫漪丽老师终于回到故乡了!这个儿时写在祖籍地那一栏的地方,一直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暮年,她才有机会踏入这片故土,坚实地踩在这片龙川县紫市镇雅寄鹿水洞村土地上。她圆了自己儿时的梦,也圆了父辈的梦。

她在族人的热情接待和见证下,在祖屋牌位前激动地告诉老祖宗们,她回来了……她站在家乡的特产油茶的宣传牌边合影,不忘记为家乡的特产做个免费的广告宣传。更不忘为家乡人民献上两场特别的音乐会,把自己一生的深情献给魂牵梦绕的故乡,同时把音乐盛宴和化不开的乡情以及音乐梦想,深深地留在了故乡,此生无憾。

巫漪丽一生把钢琴和音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即便是要倒下来,她也要倒在舞台上。2019年4月20日晚,巫漪丽老师出席维多利亚音乐厅的一场音乐会,突然全身直冒冷汗,并随即晕倒。尽管经过紧急抢救,仍然没有挽救过来,生命终止在89岁,从此再也看不到她佝偻的身影,骨节突出布满老年斑的双手,端坐在钢琴前了。全网哀痛,正所谓人世间的《梁祝》依然千古传唱,代代相传,而孤身化蝶的她只能在音乐中永存。但我们相信她一定也是和《梁祝》和《孔雀东南飞》一样千古永垂。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